第三章 福袋(2 / 2)

加入书签

二蛋被眼前的怪事惊得瞪大了双眼,又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回想起来老头说的那些林林总总,以及突然出现的宝贝福袋,二蛋觉得此事一点也不简单,明天一定要去庙里面问个究竟。

老头手里拿着这个宝贝,可以说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怎么会如此不修边幅。这唯一的解释,老头也是一个高人,一个他口中所说的修真之人。

二蛋来回试了好几次,把铜钱从十二枚变成了一千多枚。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只要袋口能装得下去的东西都能塞进袋子里面,并且还一点也不显得重。最多的时候他一次性塞进去了一百多枚铜钱,还有七八个玉米棒子。可垫在手上却感觉不到重量,甚是神奇之极。

而且,要复制东西一定要把先前的东西倒出来,而后拉紧袋口,当听到声音后,就说明复制成功。

如果袋口不拉紧,就不会复制,保持空袋的状态。这期间会有个六十秒的时间,也就是超过六十秒不拉紧袋口,之前放进去的东西也就无法完成复制,需要再次重新放入。

简单的来说,二蛋现在就只发现这个袋子有两个功能。一是可以复制能装进去的东西,二是可以存放很多东西,至于到底能放多少,一时间也没办法试出来。

至少,二蛋家从今天晚上开始已经是一个有钱的家庭了。按照现在实验的情况来看,是想要多少有多少,什么大宅子、良田千亩,甚至娶十个八个婆姨都不再话下。

只是,这个应该怎么和父母说呢?思索了许久,二蛋决定明天先去破庙问个清楚后再做定夺。

待到第二天,二蛋随便打了一个马虎眼,暂时先放下即将昨晚的农活,就匆匆往破庙跑去。

可一到庙门口,见得人山人海,挤满了上香的人。还不知道从哪里来了许多石匠、瓦匠,在那里做着破庙的修复工程。

他围着破庙的四周转了一个遍,连杂草里、贡桌下都看了,就是不见老头的身影。一时间坡庙变得香火鼎盛,也觉得奇怪。

自从和这个老头接触后开始,一连发生了这几件怪事,他到底是何许人也。现在只有找到他问个清楚了。

可又在人群里观察了好久,也不见老头的踪影。

一个上香的大婶说:“昨夜庙里闪烁金光,有神仙降临。”

昨夜?二蛋回想起昨天回去的时候天也差不多快黑了。如果是那个时候,他也没发现什么金光。

但是乡亲们口中所说的神仙是谁?难道,难道就是那个老头吗?联想到昨晚突然出现的福袋,以及乡亲们口中的的金光神仙,一定和这个老头有所为,至少和他也有莫大的关系。

这一点看来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乡亲们知道就不会给庙里面那个残破的城隍石像塑身了。但二蛋他也不会告诉这些人,毕竟大家也都不会相信。

要不是亲眼看到,谁会相信那个先前在茶馆说书被狼狈轰走,而后又露宿破庙的糟老头子,居然是他们口中的神仙。

也罢,他学着乡亲们的样子,在庙里拜了一下,他们拜的是庙里面的城隍,而二蛋拜的是那个神一样的老头。

或许,在某个时刻他会再出现,或许他永远也不会出现了。

当天晚上,二蛋就把这些怪事给父母说了一遍。在他们这一辈子,以及祖祖辈、爷爷辈都没有经历过这些事。

只是二蛋的父亲小时候倒是听一些云游的客商说过,在长苏城的玄清观里似乎有不少修真练道之人。至于其它的,便毫无知晓。

想必这个老头就是从这里出来的,但是找他的目的是为哪般,却不得而知。父亲说,这些人行事高深莫测,一切随缘,不用去刻意去揣测。

至于老头留给的宝贝,也的确给家里带来了不少好处。父亲坚持只摄取少部分,然后把家里的地卖掉,在城里租下一个还算不错的店铺。倒卖一点山货和土产之类的东西,日子也慢慢好了起来。

正所谓,财不外露,自古横财必出祸。这一点父亲也经常叮嘱二蛋,叫他低调人,万不可把钱财和宝贝示人,以免引来杀身之祸。

这一晃,两年已经过去。李二蛋从之前的农家孩子,变成了李老板、李少爷。现在大小也算是一个小有产业的公子,身份提升了不少,难能再叫二蛋这个名字了。

家里有了钱,那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先前那些媒婆个个都换了嘴脸,对着李一明的父亲就是一阵夸,说什么头脑精明、经商有道之类的客套话,无非就是想给一明说个亲事,好两头吃点花红而已。

父母开始还去和一明商量,叫他去看看,选一个合适的早点成家。可几次劝说无果后也就不在啰嗦了。

看来他们这个儿子,并不是什么池中之物,一切随他自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