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印刷(2 / 2)

加入书签

确定他们没问题了,白仲就离开了这里。

印刷《墨经》需要时间,学府具体怎么建设,还不需要着急。

此时,一个墨家弟子问:“巨子这样做,真的可以吗?”

另外一个弟子回应道:“我认为巨子说得对!我们的《墨经》,目前只有两份完整的,最近想抄录第三份,一来没时间抄写,二来制作竹简繁琐,如果用这种印的方法,我们只需要花费一点时间制作印块,就可以印出数不清的《墨经》,以后想印多少,随时可以拿字块来印刷。”

凌志赞同道:“只要有足够的印块,有纸和墨,我们不仅能印《墨经》,甚至其他各种东西都可以,巨子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只要数量多了,传播的范围就会更广。到时候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我们墨家,就算不一定有人加入,但我们的思想已经传出去,那么天下人皆可成为墨家弟子!”

他的想法,显得很理想。

但也是他们最想要的。

能否把想法落到实处,暂时未知。

只不过,他们也知道以后的阻力会很大,毕竟秦国的主流思想是法家的。

不管如何,都要先试一试,就算无法做到天下人皆是墨家,也要把自己的思想内容,完整地传承下去,不要断在他们这一代人的手里。

任重而道远。

尽管有人表示怀疑,但他们大部分人,还是认同白仲的建议。

凌志继续说道:“好了,从明天开始,我们雕琢那些印块,是否可行,尝试一次就知道。”

既然承认了白仲巨子的身份,也同意成立学府这一做法,只能继续做下去。

——

时间进行得很快,不知不觉到了十一月中旬。

新郑依旧没有动静,进而印证了白仲和嬴政的猜想。

那些韩国贵族,真的会等到宁腾离开颍川郡,才决定动手作乱。

另外,嬴政正在筹备粮草,准备大量的金疮药,并且集结兵马,接下来就是要灭魏,但是如何灭,需要等白仲平定新郑之后再商讨,现在还急不得。

这段时间,李稷他们制造弩的速度快了很多,在十一月中旬时,已经有五十个弩,但整体速度还是很慢。

此时的白仲带走了那五十个弩,来到新郑城外,就在一个树林里隐藏起来。

来到新郑那天,时间来到十一月下旬。

距离宁腾离开新郑,还剩下三天多一点。

“颍川假守宁腾,见过白将军、公主。”

宁腾在这天中午时分,出城来到白仲的军营里面。

嬴淑首先问道:“城内的情况如何?”

宁腾早就打探好城内一切,拱手道:“企图造反作乱的首领,是横阳君韩成,此人集合了韩国其余贵族,在这数个月内,陆续准备了两万多人,分批安排进城,藏在各自的府邸之内,就等着我离开新郑。”

“不过我有一个猜测,韩成造反,首先攻打的不是新郑衙署,也不是控制城楼、城门,而是抢掠武备库!”

他对于新郑里面的情况,知道得比白仲和嬴淑二人还要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