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钥匙任务(九)(2 / 2)

加入书签

第一,首先应该关注的是病人本身是否具有明显的精神疾病,而产生的异常行为。

对于异常行为的断定,要从其周围的环境、接触的人的反馈得出。

当具备异常行为得到确定之后,我们可以初步认为这个人患有精神病。

第二,接下来,我们要使用现代的精密仪器,例如脑ct等等手段,来观测病人的脑部结构,前额叶等部位的温度,病变等来分析,其行为是否是生理性的。

如果是,那么还有可能有治愈的方法方式。

第三,家庭、基因遗传。通过走访排查,查明病人的父母亲戚,与其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是否有相似行为的人群。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病史。

有,那很可能是病人骨子里自带的基因所致。

没有,请回到前两条进行进一步详细的检测。

章无定法,精神疾病的研究,从未停歇,且渐行渐远......

方桐不是很确定,关于崇光精神病院相关资料里的最后一句话,使用的是否恰当。

不过看完这些,也算是学到了些没用的知识。

他已经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而且对心理侧写的理论方法都抛之脑后,魏虹给她看这些,不知有何意图。

“你给我看这个干嘛?”方桐问。

“我脑子很乱,发错了。”

“......”

方桐发现魏虹的状态很不正常,急忙问她是不是压力太大了,要不先回去休息。

“没。”魏虹手机嘀嘀响了两声,她急忙点开了一条信息,“有了。崇光精神病院屠杀案。”

“屠......屠杀案?”方桐仿佛吃了个大瓜,然后卡在了嗓子眼似的瞪大了双眼,“怪不得没上新闻,你们的公关力量非同小可啊?”

魏虹知道他在嘲讽自己,不由自主地白了他一眼,“这种事情哪能说报就报的,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么?”

“不知道。但我明白一点,那些失踪的孩子,绝对跟这个案子有关系。”

方桐也懒得再说什么,特意靠近了魏虹,想要看清楚手机里的内容。

“91年......二十年前?”

“嗯。是个老案子,凶手一直没找到。当时的侦破手段没有现在这么完善,所以一直是件悬案。”

方桐二十年前的案子,恰好在最近处了问题。

时间跨度,确实大了不止一星半点。

“案情简单,大约五十名精神病人,被一个人杀害......”

“五十个人是不是都被绑起来了?特么的就是绑起来,在那种地方要杀这么多人,正常人也得累个好歹的吧?”

方桐的疑惑,魏虹曾经也有过,“我开始跟你一样不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不过,根据当时的尸检报告判断,这些人的死亡时间确实实在凌晨两点左右。很有可能是在睡梦中,遭人杀害的。”

“现场足迹,除了两名值班护士,还有一名值班主任外,还有一个身份不明......我看看当时是谁负责这件案子的。”

魏虹略显无奈,但还是照做了。

看到下面的名字,方桐表现的有些恍惚。

“是老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