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 丁伟的战略眼光(2 / 2)

加入书签

当地百姓为支援抗战,自发组织野外四处采集中草药,种植棉花纺织纱布,忍饥挨饿节省粮食酿制酒精。

随抗曰战争深入,山里药材挖不来,农民们在自己良田里种上黄芹、太和、柴胡等中药材供制药厂制药。

也正是从1939年开始,制药厂为后方医院和各卫生所提供了大量医用耗材和药品,有力地支持了抗曰战争。

而神木就是在榆林!

可以说,榆林正是八路军后方的根据地!

说起120师,就不得不说起李云龙老首长刘伯承和贺龙的关系。

刘伯承和贺龙在川军中就曾并肩作战,彼此已经相识,作战计划很快就拟好了。

起义爆发,刘伯承协助贺龙指挥第20军攻占了南昌旧藩台衙门。

抗曰战争爆发,贺龙成为了120师师长,刘伯承成为了129师师长,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

丁伟揣测道。

“作为刘伯承曾经的警卫员,李云龙自然也是与贺龙打过交道。”

“清涧的日伪一败,自然要选择向绥德与榆林,李云龙就可以借此机会接连向绥德与榆林展开追击。”

“李云龙与赵刚除了非常擅长军事部署外,赵刚对于经济建设更是特别有前瞻性与战略眼光。一旦他们进入榆林,并且有机会留在那里……”

孔杰顿时明悟叫道。

“只要独立团承诺在那里建造一座兵工厂,必然会被当成是被需要的香饽饽,不惜一切代价也会想办法让他们留在那里。而他们,必然会在那里大搞经济建设!”

“石楼都能被他们搞得有声有色,凝聚起来如此规模的部队,到了榆林,以那里的矿产资源和人口……”

孔杰承认丁伟的思路方向非常正确。

以赵刚走一步看三步的考量来说,倒真是最符合独立团的发展利益需求!

“这么说起来,咱们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

丁伟笑了笑。

“当然是赚了。”

“能够彻底打通清涧,我们这里将成为彻底稳固的根据地,独立团在得到足够火力下,也能够更好地推进打开更广阔的局面。”

“将山西的日军全部赶到太原后,那是我们的大决战,就会打响。消灭山西的日军,也就指日可待!”

“所以说,这笔买卖完全赚大了!”

“……”

李云龙、丁伟还有孔捷三个团组成了大名鼎鼎的“晋西北铁三角”。

他们三个人无论是军事能力还是作战能力,都是非常出色的。

虽然能力都非常出色,但三个人的性格是有很大不同。

李云龙和孔杰的性格非常刚烈,一言不合就开干,能用武力解决的事情绝不啰嗦。

不过李云龙相较孔杰还是极为懂得变通的。

比如说干不过的对手。

例如旅长。

孔杰还是直来直去地和他来硬的,这一点在李云龙刚到独立团,旅长来视察部队时强行敬酒就是明证。

而李云龙则是完全放下身段,又是低眉顺目,又是点头哈腰,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就行。

在进行军事指挥的时候,李云龙既充满狡诈,又兼具血勇,让敌人摸不清他的路数,常常出奇制胜。

在三个团长之中,若说起军事指挥能力来讲,必然稳坐头把交椅。

孔捷很多事情不懂得变通,但相较于李云龙来说,那就非常懂规矩了。

动不动就会把组织规定摆在嘴上,轻易不敢越雷池一步,可是又常常地打着小算盘,想要赚取到最大化利益。

在军事作战方面,同样是往往不知道变通,凭借勇气与信念向敌人发起一往无前的正面猛攻。

就从这一点上来说,虽然勇气可嘉,但指挥能力同样是落在了三人中最下乘。

丁伟和他们两个是完全相反的性格。

丁伟有非常长远的眼光。

他不仅能够上场带领战士作战,还可以在后方为军队出谋划策,帮助战队取得战争胜利。

在不触碰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他会和周边保持极好的关系,共同协作发展。

每一次打仗的时候,都会利用头脑思考最好的对敌策略。

既要打得很,还要打的准确,保击杀更多敌人的同时,保持部队有生力量,具有非常典型的指挥家、战略家潜质。

就从战略层面来讲,他的资质就远比李云龙和孔杰要强上一大截。

无论是分析李云龙独立团接下来的去向,还是分析利益得失,他的眼光都更加长远。

眼下的交易或许是他们亏了,也或许是赚了。

但无论怎么说,对于整个八路军来讲,对于整个华夏而言,这笔交易都是极为划算的!

正是因为。

在丁伟看来,把最好的武器交到独立团手上,才是真真正正地把好刚用到了刀刃上,让独立团能以最强的姿态打出一片新天地来!

一连数天过去。

李云龙还没有等到赵刚回来,楚云飞却是登门来访,让他着实有些意外。

“云龙兄!”

“楚兄!这是哪阵风把你给吹过来了?莫不是你来给我们独立团还粮食来了?”

两个人一见面,楚云飞的脸色便是一僵。

李云龙现在攥着他1万但粮食的借条,只要是两人见了面,基本上就没有别的什么话题,着实让他浑身难受。

“哈哈,云龙兄说的这是什么话?你我兄弟,彼此之间谁欠谁点东西不也完全正常吗?”

“要真说起来,咱们两个人的账也扯不清。你收了我一个加强营的武器装备,这事情总是真的吧?但你一直也没有还。”

“我们的部队在你们石楼县城边做做客,身为地主,难道不应该管几天饭吗?所以说呀,这些事儿就不要再提了!”

李云龙嘿嘿一笑。

“楚兄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没有欠条,那就是请你们吃上一年的饭,你们不还,那是人情。可现在我手里可是有你楚云飞亲笔的借条呢,那性质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说起来我拿了你一个营的武器装备,那你咋不管我要借条呢?没有借条,官司就是打到闫长官那里,你也打不赢不是?”

楚云飞无奈地摇了摇头。

“所以啊……我这一次来,也算是还你人情的。不请我进去坐一坐?”

李云龙一听楚云飞是要还人情,热情顿时高涨了好几分,哈哈笑着抓起了楚云飞的手臂。

“你看这话儿说的,怎么能把我们楚大团长在外面晾着呢?快请进,快请进!”

“……”

将楚云飞拉进了屋子后,李云龙迫不及待的巴望道。

“楚兄,快说说,你这一次是要打算还我什么人情?你最了解我了,我李云龙喜欢的东西不多。人马,枪支弹药,粮食,金子大洋,只要是值钱的或是能打仗的东西都行!”

楚云飞呵呵笑道。

“哪怕是你少说了一样东西,难道你云龙兄对地盘不感兴趣吗?”

李云龙一听,就知道楚云飞这是要在撤退之前跟他进行道别,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古怪滋味萦绕心头。

“按照老赵常说的一句话出来混,早晚要还的。我想楚兄所说的地盘,应该是指义牒吧?”

楚云飞轻轻摇了摇头,由衷赞叹道。

“要说起云龙兄的情报能力,一直都是远远超乎我想象之外的。”

“这一次我们358团确实是要离开了,不过你我兄弟相处这么久,在临行之前,真的还有一样东西要送给你。”

“这可是一份大礼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