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新一团丁伟投毒失败,无法估算的部…(2 / 2)

加入书签

而那些八路军却可以神出鬼没地躲在黑暗处,朝他们释放冷箭,让他们不时地产生战损,搞得士兵人心惶惶。

在经过一番考量后,河西由一决定将尖兵的数量增派出去一起,扩大搜索范围,保证大部队向前稳定推进……

在各地大大小小的战事发起之时,身为卷弄起整个风暴的独立团,正在运筹帷幄,调兵遣将。

赵刚在指挥所中不断地将各种小旗子插在沙盘之上,其中共分为红白黄三种颜色。

红色代表着八路军本部兵马,白色代表敌对势力,黄色代表着友军。

通过这些小旗子,就可以非常直观的将战场形式进行展现。

“老李,通过最新消息得知,咱们独立团梁山大队已经有三支被动或主动地卷入了战斗之中。其中梁山第五独立大队已经占领了罗村,切断了交口大队的退路,形成了阻击他们撤退的第一道阵地。”

“目前交口大队行进非常缓慢,截止到消息传来时他们仅仅行进了不足10公里。我估摸着这伙儿鬼子的指挥官性格非常保守。对于进攻义牒的命令显然是心存抗拒,时刻想要等待第一军的撤退命令退回交口。”

“既然他们无心恋战,这一路又有新一团、新二团梁山第五大队进行围剿,显然已经对我们构成不了任何威胁。让我们可以握紧拳头,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迎战清涧近6000日伪部队上。”

赵刚用手指点着沙盘上的几只红旗开口道。

“辛关是鬼子的桥头堡,利用楼则山作为屏障,可以有效的阻止我们部队通过公路向清涧行军的举动,想要打下辛关非常的困难……”

李云龙舔了舔嘴唇。

“不是,老赵啊,你不是说让楚云飞在义牒扛住鬼子的进攻吗?那还放不放鬼子来打咱们了?”

赵刚嘿嘿笑道。

“放鬼子过来自然是要放过来的,不过辛关咱们要是不拿下来,想要夹击这些鬼子也很难奏效。侧山楼的梁山第八大队正在请缨待战,他们想要趁着鬼子进攻之时拿下辛关,从而切断鬼子的退路。如果能够得手,那我们想要消灭这一伙儿鬼子可就更加容易了。”

李云龙摇了摇头,对梁山第八大队的计划并不看好。

“我说老赵啊,你招安的梁山大队以前大多都是土匪,他们的作战力本身就在下乘。装备又差,人数又少,打一打游击还是可以的,真要是指望他们打下辛关来,那可就有点痴人说梦了。”

“更何况辛关是啥地方?原本是咱们石楼县的重镇,有天险作为仪仗。楚云飞一直都惦记着打不下来,就靠区区一二百人的梁山大队就能打下来?”

晋西高原,峰峦如涛,绵延不绝。

黄河巨浪,呼啸而过,逝者如斯,亘古不息。

黄河自唐古拉山始,流经四川、甘肃、宁夏,一路向东,经晋蒙交界的老牛湾垂直向南,在晋陕大峡谷中下部,出现一个大转弯,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天下黄河第一湾!

黄河在晋陕峡谷段,总体流向由北向南,在此处陡然向东,转出一道奇特的大湾,俯视该湾,西窄东宽、尾部圆满、南北相称,恰似葫芦状。

此湾全长八公里,入湾处与出湾处相距七百米,登高远眺,大湾直欲首尾相连,不知究竟。

大湾东岸,壁立千仞,地势险峻。

大湾之内,山体如神龟,浮游于浊水之上。

辛关便是在于此处,想要袭取谈何容易?

若是辛关唾手可得,在战前又何必让一营二营与骑兵营通过赵花塌通过野路前往西家瓢来接近清涧?

通过公路行进可是远比野路快上好几倍,哪怕就是抄近路都不行!

赵刚见李云龙对梁山第八大队嗤之以鼻,轻笑着摇了摇头道。

“你别看梁山第八大队是土匪出身就轻视了他们。他们的实力可是相当不弱的。之前侧山楼的匪首名叫魁石当,手下聚集了六百多人。当时接受了晋绥军的招安,着实是拿到了大量的军备物资,成为了一方土霸王。”

“他表面上接受了晋绥军的招安,确实从来没有听从过命令,阴奉阳违。一边招兵买马,一边掉转枪口,还截了晋绥军不少物资,实力再度膨胀到了近800人。因为所在地区险恶,晋绥军打了几次也拿他没有办法,反倒是被他打的节节败退。”

“像这样的武装力量我自然是要争取到手里的。他们的匪首已经被我砍了脑袋,其他几个不服管的头目也都丢了性命,重新选定了大队长的人选,并且在里面安插了不少咱们的人对他们进行改造。”

“虽说梁山第八大队从登记的目录上是一个大队,但实际上已经接近一个团的兵力。他们的家底本身就不弱,又用真金白银从咱们军工厂里面购买了大量的炸药,手榴弹,单兵火箭筒等爆破武器,又熟悉辛关的地理,或许真的有攻下辛关的可能性。”

“不过我也考虑到现在让他们进攻不是时候,还是等着日军派来的6000人从辛关出发后再夺下辛关最为恰当。有了他们驻守辛关,也会为咱们袭取清涧的计划增添不少的胜算。让我们出去的部队不用再担心身后会有敌人掉头来打。”

听完赵刚的讲解之后,李云龙瞠目结舌!

“他娘的!一个大队就接近一个团的兵力?我说老赵,你给我说句实话,咱们现在部队到底有多少人?”

赵刚咧了咧嘴,面上有些尴尬。

“你问我我问谁去呀?就好比说是这些梁山大队,我一共就收拢了四个大队。这个梁山第八大队原本是梁山第四大队,结果在改编结束打算把他们的番号登记在册时,咱们手下的部队已经又游说出来了四个梁山大队。”

“咱们现在册子上登记的人数和实际人数会有很大的出入。至于具体原因,我想你也应该清楚。只要是咱们自己的部队,缺粮的咱们独立团放粮,缺武器的咱们就给武器。每一只部队都正在急速进行膨胀。”

“就拿凉山第五大队来说吧。在我印象中,梁山第五大队的战斗力应该是非常弱的。当初只有三十多杆枪。结果现在你看看,他居然打下了罗村!要知道罗村可是有日伪一个营的兵力啊!”

“再说说梁山第三大队。他所在的位置距离孔杰新二团不过是二十多公里,当时孔杰都有些瞧不上这区区二三十个土匪,因为他们居然还使用弓箭长矛呢。”

“被推入咱们梁山大队之后,现在部队人数已经发展到了近两百人。现在部队人数已经发展到了近200人,孔二愣子在上一次跟我见面的时候就大吐苦水,说咱们独立团手伸的太长了,把他要招的兵都给抢走了。”

李云龙听得仰天大笑。

“哈哈哈……这个孔二愣子,我说他部队发展的怎么这么慢呢?来到新根据地这都多长时间了?居然连一个加强团的人数都没有凑够。说起来还是他挑三拣四的原因呐!”

李云龙认为孔杰是挑三拣四,但实际情况却和他料想的有很大出入。

独立团通过赵刚在一系列的政策颁布之下,大搞重工业,兵工厂,鼓励农耕,积极开发新财源,这让独立团能够一边积蓄力量,一边进行部队扩充。

无论是百姓还是土匪,想要当兵总得有枪吧?

总得有粮食吃吧?

如果连着最基本的都无法保证,那他们想要投身八路的意愿,自然会大打折扣。

即便是想要参加八路军,那无论是跟着新二团干还是跟独立团干,不都是当八路吗?

那跟着独立团有枪拿,有肉吃,为啥要选择新二团呢?

在石楼县附近的百姓们,独立团可是最为敬仰的与爱戴的八路军主力团,独立团一营二营三营与语骑兵营要求的兵源素质比较高,他们想要加入其中颇为困难,所以受独立团扶持的下属部队就成了他们较好的选择。

如果不是新二团在招兵的时候提到他们是团直接招人,在晋升上面比独立团更有优势,所以才能招来这几百人,要不然他们连汤都喝不上。

正如赵刚所说的,因为很多人都积极踊跃的参加独立团,下属队伍也是有多大锅就下多少米,部队人数那是蹭蹭的增长,而很多部队有没有及时的将新增人数进行上报,以至于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具体统计出下属部队有多少人。

李云龙不满的埋怨道。

“我还是一个团长呢!居然连自己部队有多少人都不清楚,这不是扯犊子吗?大概,你就给我个大概人数就成,好歹让我心里有点数啊!”

赵刚掐着手指头算了半晌,缓缓地用手比了一个八字,很快又缩了回去,最后他估算出了一个自认为大概接近的人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