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愤怒的李家村民,镰刀、锄头与枪支…(2 / 2)

加入书签

李守仁推脱不过,只好将几张边区票收了起来,面上感动之色更浓,叹息了一口气。

“一直听闻八路军的纪律严明,在此之前我还不是很相信。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赵政委请坐!”

而后李守仁又是沏了一杯茶水送到赵刚面前,赵刚连忙起身致谢后坐了下来。

几个人寒暄数句后,赵刚开始引导着谈话的方向聊到了李村的煤矿上。

“两位也应该清楚,现在小鬼子正在咱们进西北进行肆虐。所过之处,民不聊生,百姓涂炭。我独立团与鬼子连番恶战,这才暂时击退了入侵赵家裕一带的鬼子。”

“但是鬼子亡我独立团之心不死,他们又会洗劫百姓的财富以扩军资。现在独立团缺少武器装备,非常需要煤矿,铁矿等资源加紧制造。这样才能够阻止鬼子再次来犯。”

“我知道这一处煤矿是由李村发掘出来的,理应归里村所有。但是两位应该清楚,一旦鬼子真要是打到了这一带,像这一处煤矿肯定是保不住的。”

赵刚打开对话所用的方法也非常的简单,先给李守仁和大保长巨大的压力,让他们意识到将煤矿提供给八路军更是在变相的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从而让他们动摇。

大保长和李守仁是整个村子里面最富裕的富户,听赵刚讲完了其中的利害之后,果然全都陷入了沉思之中,同时面色变得焦急。

关于鬼子的三光政策他们也是很清楚的,若是鬼子真的未来进入了李村,别说是这一处煤矿保不住了,就是他们的身家性命能不能保住都难说。

赵刚自然不会像李云龙一样生硬的想要征调李村的煤矿,一边用怀柔的策略进行引导,一边以合作的方式打开两人的心防。

“独立团现在武器装备短缺,资金方面更是困难重重。关于这一处煤矿独立团肯定是买不起的,但我想完全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一起完成对煤矿的开采。在保证你们李村利益的情况下,独立团也能够获得一些煤矿的资源进行装备的冶炼。”

关于这个提议,当下让李守仁动了心思。

现在李村里面的人丁数量并不是很多,真正的青壮劳动力也很少,这也是李村煤矿发掘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

煤矿被挖出来之后,还要赶往各个县里去卖,这点人数更是捉襟见肘起来。

若是独立团能够与他进行合作,没准可以获得到更大的利益。

到那时独立团有了武器装备可以抗击鬼子入侵,他的利益又没有受到根本损失,那可真是两全其美的选择。

在沉吟了半晌后,李守仁试探着问向赵刚。

“不知道赵政委所说的合作是具体怎么合作?”

赵刚微微一笑道。

“我独立团里面的战士皆是身强力壮。一旦展开了合作之后,开采煤矿需要用到多少人,我独立团就可以提供多少人。独立团不仅提供人来帮你进行煤矿的开采工作,更是可以保证煤矿的运输安全。”

李守仁登时喜上眉梢!

在李村的煤矿探明之后,这一处煤矿的保有量至少在100万~200万吨左右,如果全力进行开采,那每天能够发掘出来的煤矿数量相较之前绝对20倍不止。

再有了独立团进行武装押运,那么煤矿就能够保证资金的正常回笼。

像这样的合作,简直是太划算了!

但最重要的问题还是独立团想要分多少矿产,若是独立团想要拿大半头,仅给他剩下一两成,那他获得的利润也比现在好不上太多……

“赵政委,那关于煤矿开采售出之后的分成怎么来算?还有矿产的所有权……”

谈到了最关键的一点,赵刚胸中早已经有了定数。

“这一处矿产是在你的田地之中,矿产的所有权自然是归你,我们独立团绝对不会和你争抢。如果我们接下来进行合作,那整个煤矿的事情都不需要你在劳心费神,全部被独立团进行包揽下来。”

“独立团每天开采出来的煤矿一分为二,一份归独立团所有,一份归李村所有。李村需要确保的是为独立团的战士们提供一日三餐,独立团战士们确保每天产出大量的煤,同时保护着李村的安全。”

“在煤矿开采出来之后,独立团的那一部分,独立团会自行运走。李村的这一部分,如果向外进行售卖需要独立团帮忙押运,那么会根据道路的远近收取两成到五成的运输费用。如果回返的时候,需要采购物资,押运的费用在进行折半。”

“只要是独立团负责押运的,一定会保证押运安全和资金回笼。如果出现了任何问题,煤矿的损失由独立团进行承担。如果李村想要自己进行运输,独立团可以不接手这一块,关于这一点,你们自行商量即可。”

赵刚所提出来的条件听起来极为丰厚,已经远远超过了李守仁的预估。

但是赵刚在这里面也耍了个小心眼。

虽然是五五分账,但是独立团战士可都一个个是大胃王,每天所吃下的食物数量绝不在少数,光是一日三餐就得消耗掉不少的粮食。

由李村提供粮食吃,独立团战士们只需要付出劳动之后,就可以直接拿到李村一半的煤矿产量,可以说是相当的划算。

在押运这一面,独立团所收取的押运费用同样是非常的可观。

正是因为独立团每天会消耗掉大量的食物,所以在押运着煤送到县城中去卖时,回返的时候必然会采购很多的粮食回来。

而押韵着粮食回返同样会收取一定的押车费,这可就成了双向收益。

赵刚一点都不担心李守仁不答应。

只要通过独立团的全力开采,一周边各村,县肯定是消耗不了这么多燃煤的,只能下更远处进行售卖。

以李村现在有的人口来看,刨除掉务农的村民,他们哪里有足够多的人手去运煤?

到了最后不还得是让独立团接管这方面的生意?

李守仁和大保长在一番耳语商量之后,很快给出了决定意见。

“我们两人都同意赵政委刚才所说的煤矿开采合作。但是关于运送这一块,还是暂时有李村来办。不知道独立团能提供多少人进行开采?我们这里有地下矿井和露天煤矿,即便是两百人也用的下。”

开采煤矿的人数越多,所能获得的收益越大,这一点地主李守仁算得很清楚。

一次性养起这么多人口来,看起来非常费力的样子。

但实际上只要多出两车煤,独立团战士们的一日三餐就能够解决了。

见两个人都点头同意合作,赵刚心中极为喜悦。

“人数上绝对没有问题。就按照最大开采量来算即可,独立团一定会提供足够的人手前来。为了方便咱们李村的进一步运输,等接下来一段时间大家资金都富足一些后,我们可以谈一谈如何修缮一下通往省城的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

赵刚对于道路的重要性深深了解。

只有让交通便捷起来,才能够提高运送效率,从而获得更多的时间,再将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转变为财富。

一次性投资,长期受益,未来赵家峪各处的道路都需要进行修缮,现在和李村开始展开合作,能先解决一条是一条!

在一番沟通过后,赵刚又留在了李守仁家里吃了一顿晚饭,三个人全都喝的红光满面,赵刚才起身回了团部。

而此时团部里的李云龙,已经快要闹翻天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