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 独立团老司机赵刚,今夜车速狂飙!(2 / 2)

加入书签

刀把由象牙制成,入手清凉圆润!

“没错了……没错了!”

赵刚也不由得亢奋了起来!

虽然两仗全都取得了巨大战果,但是远远比不上斩杀了对面最高长官来得有冲击力!

这一次,三支旅团气势汹汹的进犯太行山根据地,原本就是想将太行根据地的八路军尽数剿灭。

未曾想。

在这一战里面,其中一只旅团的最高长官居然死在了战场上,这是多么有喜感的反差呀!

“老赵,这真是一把将官刀?”

李云龙从赵刚手中把战刀抢了过去,放到手中把玩,不住地啧啧称奇心花怒放。

“刀真是好刀呀!是谁将他弄死的?老子要赏他两瓶汾酒!”

一向如同铁公鸡一毛不拔的李云龙,面对着这把象征着独立团杀掉了第九旅团将官的证据,直接将奖励值拉满!

两瓶汾酒!

前来献宝的战士们瞬间喉头涌动,口水吞咽之声连成一片。

“咕嘟……咕嘟……”

但是他们又不得不实话实说。

毕竟在独立团里要说假话,可是要遭到处分的。

“团长……这鬼子将官是自.杀的。”

“团长……汾酒我们就不要了,地瓜烧一人一碗,行不行?”

李云龙不禁被战士们的诚实泪目了。

多好的战士们呀!

直接帮他老李省了两瓶汾酒,这样他又能多喝一段时间了。

一人一碗地瓜烧?

听起来好像不算过分吧!

“不行!这老鬼子是自.杀的,一人一碗地瓜烧门儿都没有啊!”

独立团战士:……

团长可真瘠薄抠搜啊!

( ̄~ ̄)嚼!

赵刚却是在一旁呵呵一笑,给了李云龙一个王之蔑视。

“等到庆功会上,一人一瓶地瓜烧!”

“这话,我赵刚说的!”

片刻后。

二龙山下打扫战场的战士们,传出了一片震天的欢呼声!

“赵政委万.岁……”

ps:二战期间的各国士兵饮食差距(选读)

古代士兵的伙食比较简单,一般都是米粥或馒头,而到了近代,因各个国家实力的悬殊,士兵的伙食水平也大不相同。

米国士兵的伙食可以说是最好的。

虽然在打仗,但米国国内基本没受到战争干扰,各项基础设施也没被破坏,因此提供给前线士兵的伙食可以说是所有国家中最好的。

当时,士兵们会随身携带野战饭盒,饭盒里有涂好黄油的面包片和午餐肉。

另外,他们还能领到可乐,口香糖,巧克力,咖啡和香烟等,军粮有23种之多。

所以在战争期间,经常能看到嚼着口香糖的米国大兵给小孩子派糖果和巧克力的画面。

除米国以外,德国的士兵也一样有口福。

德国前线的士兵有专属的作战食品,开袋就能食用,不仅方便携带且热量高。

这些罐头食物包括牛肉,面包,杂烩汤,咖啡以及奢侈的奶酪等,有时还有供士兵消遣的零食水果和酒水供应。

只是到了战争后期,德国士兵的伙食标准才有所下降,肉也渐渐被土豆和其他蔬菜代替,但总体也算吃得不错。

日军的伙食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战争前后,日本国内的经济并不富裕,普通百姓平常吃的也只是杂粮和蔬菜,连肉类和精米都很少吃。

但二战期间,日本士兵的伙食却高于普通百姓,小康水平是没什么问题的,至少米饭管够,午餐和晚餐还有鸡蛋和肉吃。

加上日军向来爱好打家劫舍,顺手牵羊,常常会有从百姓家偷来抢来的牲畜和水果给自己加菜,伙食自然也差不了。

苏联士兵勉强还能吃得上饭。

作为主要战场之一的苏联,国内大部分设施都遭到了严重毁坏,没有强大的后勤部队,苏联士兵的伙食自然很差。

当时苏军的标配是白菜汤和荠菜汤,这是苏联乡下地方常吃的东西,除此之后还有少量的黑面包和马肉肠,虽然难以下咽却很能扛饿。

之后,在英美的支援下,苏联官兵的伙食才有所改善,大部分士兵偶尔能吃上通心粉,罐头肉等。

华夏士兵是伙食是几个国家中最差的。

当时华夏的**战士们,面对这枪林弹雨,面对着死.亡的威胁,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没有粮食,忍饥挨饿。

那个时候华夏战士们,很多都处于吃不饱的状态,都是靠意志力和身边能吃的东西充饥。

据老战士描述,当时的八路军,是最穷的部队了,没有粮食,连附近的野味也都被他们吃光,甚至已经达到了吃树皮的阶段。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自古以来,军粮都是行军作战的必要物资,在战争中,军粮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抗战时期,中日两军由于性质不同和所处的地位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和措施,来保障粮食的供应。

曾经日本侵略者曾经在沦.陷区的墙上写了一条标语。

“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

企图通过这种方法来禁止老百姓给八路供应粮食。

而第二天一早,那条标语被人加了一个标点符号。

“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

这也表现出当时中日双方对粮食的重视程度。

曾经有一位米国的专家,经过研究华夏人的体质之后,为华夏人定制了一个食谱,并且认为,作为抗战的士兵,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中的基础。

10克盐,35克肉类,70克蛋白质,340克蔬菜,850克的大米。

这个食谱,米国的专家说这份食谱已经是最低的标准了。

即使用在现在,这些其实也是非常少的量了。

但是当蒋介石看到这份“低标准”的食谱之后,也只能露出无奈的苦笑。

对于他当时的后勤供应来说,最多只能满足这个标准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蒋介石的国军一直被认为“富得流油”,但是也只能满足这份食谱的三分之一,更别提八路军的伙食情况了。

米国专家在了解到情况之后,十分吃惊。

若是按照这一份供餐标准来算,在米国他列出来这样一份食谱,甚至会被拉出去枪决。

对于国民的王牌部队,士兵每天也只能供应两餐,基本上都是粗糙的大米,隔三差五能看到一顿蔬菜都算是谢天谢地了,至于吃肉?

大概在梦里能吃到吧,连过年都很难说有一顿肉吃!

曾有数据记载,八路军的伙食供给还不到国军杂牌部队的一半,这种艰苦程度可想而知是到了一种怎样的地步。

他们每天只能吃到三百克的大米,连一斤都不到!

反观日军这边,虽然不能保证食材种类丰富,但是却能够保质保量,每个日本战士都龙精虎猛。

但是即使是这种情况下,华夏的军队不仅坚强地生活着,甚至还能够跟日军进行周旋,还能够牵制住日军的部队。

全世界的人们都不敢相信,华夏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还能取得胜利,这简直是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对比于粮食的珍惜,那么酒水就更加可贵了。

一人一瓶地瓜烧。

赵刚可是要对战士们下血本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