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 收编二龙山,缴获物资大清点!(2 / 2)

加入书签

“最重要的是缴获约有13000块大洋!金银首饰,金条铜钱等足足有两口大箱!具体值多少钱,到现在还没有估算出来!”

“……”

从赵刚开始讲到打下二龙山,得到了多少战利品时,李云龙的嘴巴就没有合拢过,而且越咧越大。

一直听到最后的时候,李云龙的眼珠子差点儿都冒了出来!

“多……多少!?13000枚大洋?还有金条!我的老天爷啊!老赵!咱们发财啦!!”

13000枚大洋到底值多少钱?

大洋即银元,指代旧时使用的银质硬币。

大洋为圆形,价值相当于七钱二分白银,主要有袁大头等。

大洋钱的简称,跟小洋相对。

大洋是清末到民国期间各种流通的1圆型银币的统称,基本属性是重量在27克左右,成色在90%左右。

当时一块银元之中有24克纯银,而平时金银比的价格就是在20到30左右,也就是说1块大洋约等于1克黄金,按照现在的价值来算的话,一块银元大约等同于如今的350人民币。

而拿物价来算的话,这换算比例又不一样了,当时市面上除了流行大洋之外,同时还流通着铜板,由于当时大洋发行量极少所以价值极高,故而人们日常交易还是以铜板为主。

比如我们常说的鲁迅先生,当时他任教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大概是60块大洋,后来随着年限的提升涨到了350块大洋,后来凭借着这笔钱在北京买了一套四合院,从这就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在当时绝对是属于高收入人群。

而普通人则没有这么高工资了,1917年圣约翰大学的学生曾经做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工人支持五口之家月薪15元。常见男工谋10元,女子作丝厂每月所入亦如此。”

也就是说这一次独立团在打下二龙山的这一仗中,单单是得到的银元数量价值,就折合21世纪的450万元之巨!

对于国军来说,13000大洋相当于一个团一个月的军饷,倒也算不得什么。

但这对于一个八路军地方部队来说,那绝对堪称是一笔天价巨款!

李云龙八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钱!

至于那些金条首饰等能换多少钱,李云龙同样是没有任何概念的,因为他的数学功底不能支撑他进行过于复杂的计算!

“咕嘟嘟嘟……”

李云龙一仰脖将一碗汾酒全都灌进了肚子,眼珠子发红,胸口剧烈喘息着,证明着他此刻情绪已经激动到了顶点。

这么多的钱意味着什么他实在再清楚不过了。

钱意味着粮食,意味着军火武器,意味着马匹,意味着独立团会变得更加强大!

有了足够的钱,独立团在招兵的时候就不用担心战士们饿肚子。

有了足够的钱,即便是独立团未来撤出这块根据地,也能够立刻在新根据地稳住阵脚!

“老赵!钱都在哪呢!快带俺老李去看看,从小到大,老子就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钱!”

赵刚一把拉住了亢奋的李云龙,然后拍了拍炕席。

“你激动个啥?坐坐坐……”

“我不坐,我想去看看拉回来的战利品,想看看大洋……”

“东西暂时还在山上,这笔钱正用着呢。”

“哈!?”

正满腔热血沸腾的李云龙冷不丁被一盆冷水浇头,不由得大急道。

“老赵!这么多钱你把它们留在二龙山?你心咋这么大呢?不行,不行,得赶紧拉回团部来才行,要是搞丢了,老子今天就得刨坑把自己埋了!”

赵刚被他这模样搞得哭笑不得,一把拉住李云龙。

“你给我回来!性子咋就那么急呢?你听我讲完好不好?别一时冲动坏了我的大计划!”

“大计划?啥大计划?”

李云龙看着老神在在的赵刚,头脑稍微清醒了一些。

如果说独立团里面谁最聪明,最有谋略。

以前的时候李云龙会拍着自己胸膛喊老子,现在绝对是摇旗呐喊叫赵刚!

虽然看起来赵刚很能败家,自从他来到独立团以后,独立团就开始整天大吃二喝的。

但是大吃二喝的本钱,也是他赵刚出谋划策给赚来的啊!

这一次赚了这么多钱,赵刚不将战利品拉回来,必然有他的想法和主意,自己刚才确实是有些冲动了。

重新坐回了炕上,李云龙苦着脸望向赵刚。

“我说老赵啊。你老哥我自小家贫,就幻想着有一天能成个土财主。这好不容易有机会当财主了,你可不能让我这个愿望落空了不是?你倒是给我讲讲,你拿那13000块大洋,到底干啥去了?”

赵刚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的远方。

“老李啊,钱是用来花的,不是用来攒的。花的越多,以后赚得越大啊!所以我把这些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