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黄州,半百又得子 无奈,奉旨去汝州(1 / 2)

加入书签

临皋亭年久失修已难居住,在朋友的帮助下,又建了三间房屋,位置在临皋亭西南,苏轼就叫它“南堂”。

南堂建成后,苏轼激动地作《南堂五首》以抒怀。

元丰六年(1083年)七月的一天,南堂里传来喜庆的爆竹声,邻居们都纷纷来道喜,南堂的院门口挂着一张竹子做的弓箭。

原来是朝云为苏轼生了个儿子。

年近半百得子,苏轼自是高兴不已。

苏轼的门生都来给先生道喜,催问先生给小师弟取什么名字。

苏轼笑笑说:“我早就和朝云商量好了,名字叫‘遁’”。

“啊!叫‘遁’?什么意思。”门生都很惊讶。

“遁者,避也,远离灾祸一生平安。”

“先生,您应该给取个有气魄,有志向的名字。希望他将来成为贤臣或良将。”

“非也,我的爷爷给我取名‘轼’,就是希望我成为辅佐君王的臣宰。可是看看我的现在?我做了一首诗给你们听听: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众人默然;他们知道苏轼这些年被伤害得太深了,他的心都冷了。

次年的春天,苏轼已经种上了稻子,果树也修剪好了。稻禾长的葱茏茂密,在稻田边走走他已经看到了金灿灿的果实。

可是四月份从京城传来诏令,量移到汝州。

接到诏令后,朋友们都为他祝贺;大家认为宫内的政局将有变化,苏轼东山再起不会再远。

但是此时的苏轼内心里却有一点失落感——几年的汗水,朋友的帮助在黄州经营的田园已经初具规模,黄州的渔樵村夫已经把他这个耕田的读书人视为自己的知己同行。

这天苏轼沿着山间小路把田园茅舍逐一的看了一遍,现在苏轼眼里,稻禾、鱼塘、茶园、竹林都是那么难以割舍。

稻叶尖上的露珠象闪烁的眼睛在瞧着自己的主人,鱼塘的鱼儿在水面上吐个水泡没有说什么就沉入水底,抚摩着翠竹玉润脂滑的躯干,苏轼内心里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你可是我的知己伴侣啊。”

苏轼和朝云步入东坡雪堂,堂前的垂柳随风招手,红梅绿叶含情脉脉,堂侧幽泉细流淙淙默默低语,风动修竹飒飒成吟。

望着堂内四壁飞雪,苏轼对朝云说:“还记得建堂时那场大雪吗?”

“记得,好冷的天,我都冻得浑身筛糠。”

“还记得我跟客人的谈话吗?”

“记得……不过有些话不太懂。”

“我所以取名‘雪堂’,表面看是因为雪中建成,又四壁绘雪,象征志向高洁,这是以雪之势而命名的。我不想逃脱尘世间的事,只是不想投机取巧罢了;只想芒鞋葛衣,汲清泉水抱瓮灌溉,行歌采薇。”

“我也想跟先生一起过这安宁平淡的生活,我们精心的把遁儿养大成人,我不企求成什么夫荣妻贵。”

“你看看画上之雪,凹处的留下了,凸处的被风吹散了:这就是形势啊,随他去吧。”

“我们又要过宦游漂泊的日子了?”

“今晚你我就在雪堂过夜。”

“你应该去陪夫人了,自从有了遁儿你还没有去陪她一夜呢。女人最怕孤单了,夫人真是个好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