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上)千里下扬州 闭门操古琴(1 / 2)

加入书签

经过梁进之和玉京书会同仁的积极奔走,关汉卿被无罪释放。

那天杨显之和王和卿等人去接他,走在大都的街道,一切跟除掉阿合马以前一样,人们为庆祝杀死阿合马的欢乐现在已经荡然无存。

玉京书会和杂剧班子因这次变故大伤元气。珠帘秀去了扬州,然后她的徒弟赛帘秀、燕山秀也一同随师傅去了。

关汉卿在家休养了些时日,然后离别家人与玉京书会的同仁,跟费君祥一起游学江南。

关汉卿、费君祥离了大都,一路南下,纵情山水,游州过府,赏名胜古迹,出入青楼妓馆,正如他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写的“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攀的是章台柳。”

关汉卿和费君祥浏览了东京汴梁、洛阳后来到杭州和扬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奇异风光,令关汉卿和费君祥惊叹不已。

“还记得柳三变?”关汉卿问费君祥。

“先生是说他的《望海潮》?”

“是的。”关汉卿情不自禁地唱起来,“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簾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关汉卿唱罢,费君祥赞叹道:“好一个‘奉旨填词柳三变’,把杭州的胜景揽于笔下,奇文可赏,奇文可赏啊!”

“哈哈,要不金主完颜亮能被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引诱得投鞭渡江来攻打宋朝。”

“先生应该为这名胜写下一曲,也不枉此行。”

费君祥提醒关汉卿。

“我也正有此意。”

回到客栈后,关汉卿挥笔即书,一曲[南吕一枝花]《杭州景》就写成了:

“[一枝花]普天下锦绣乡,寰海内风流地。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宝贵,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

[梁州第七]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并无半答儿闲田地。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梅溪。一陀儿一句诗题,行一步扇面屏帏。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吴山色千叠翡翠。兀良,望钱墉江万顷玻璃。更有清溪、绿水,画船儿来往游戏。浙江亭紧相对,相对着险岭高峰长怪石,堪羡堪题。

[尾]家家掩映渠流水,楼阁峥嵘出翠微,遥望西湖暮山势。看了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

离开杭州后,关汉卿和费君祥乘船北上直达扬州。

扬州地处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处,交通发达、商业繁华,是著名的淮左名都。十里扬州,楼台舞榭鳞次栉比,珠帘翠幕摇曳生风,花柳依水,楼台接山。

可是自金兵两次南下后,兵燹所戕使这个繁华的名都留下了几多萧条与凄凉。

昔日南宋词人姜夔触景伤怀,写下了一首《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伤,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关汉卿到扬州正是阳春三月,三月扬州,花的时节。所以此时的关汉卿并没有白石道人追怀丧乱,感时伤怀的悲凉情感;但是看到二十四桥的芍药,便油然而加重了对珠帘秀的思念。

关汉卿与费君祥一边游览扬州山水胜迹,一边出入青楼勾栏,可是没有见到珠帘秀,连珠帘秀的信息都没有。

有的人只听说珠帘秀到了扬州,想听她演唱的杂剧,可是扬州的勾栏就没有打过珠帘秀的招牌。

“难道四姐发生了什么不测?”

关汉卿不敢往下想,他开导自己要继续找,一定会找到的。关汉卿和费君祥决定先住下,然后再继续寻找。

于是他俩便投宿到禅智寺。

禅智寺在扬州的东北部,寺前有一条官河,河北岸有一条竹西路,建有竹西亭——禅智寺又名竹西寺。

寄宿禅智寺关汉卿自然想到了杜牧。

当年杜牧的弟弟串了眼疾,寄居在禅智寺。杜牧任监察御史,在东都洛阳,于是就带着医生去扬州禅智寺为弟弟治眼疾。

这一治就过了一百天,弟弟的病没有治好,自己却超了假期。

“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也就是超了一百天的假期必须辞职。

想想这弹也打了,雀也飞了,怎能不让杜牧黯然伤神呢?担忧弟弟病情,忧虑自己的前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