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人生苦短,遗梦长 第一章 缘起石头记(1 / 2)

加入书签

京城宣武门内有一条石虎胡同,有一座古老的深宅大院是王府,威严地座落在胡同傍,高大的门楼两扇厚重的大门上朱漆斑驳脱落,很容易让人生发沧海桑田的感慨。

门旁蹲着两头石狮子,瞪着恐怖的大眼,咧着血盆大嘴,一副永不知饱的贪婪像。

乾隆年间的某一天,一位身着旗装的人从大门走出来。这身装束看来穿了有些年月,陈旧但不破烂,穿在这人的身上倒也得体。

从穿着看这是那种不修边幅的主儿,但是不邋遢,浑身上下反倒透着几份潇洒与俊逸。

魁伟的身躯,头颅丰硕,黑亮的头发有着金属般的质地,面如古铜,浓眉横剑,眼睛里放着倔强与睿智的光芒。

迈出门槛,这人把铺盖卷轻轻地甩在背上,低头看左手里的包袱,然后,“咚、咚、咚”三步两步下了台阶,头也没回径直走了。

出来送行的管家,举起右手招呼:“曹先生……”

人已经走远了,管家的后半截话只好咽到肚子里,放下僵在空中的右手,叹口气,关上大门回去了。

王府里养着一帮清客,所谓清客就是那些在科举上没有成功,又不想凭劳动自食其力的文人,他们只好依附于豪门官僚之家,凭趋奉讨巧,混口饭吃。

当然,这清客也不是随便可以做的,是需要一些技艺与才能的。如清朝人梁章钜在《归田锁记》中,写了做清客的“十字令”:

“一笔好字,二等才情,三斤酒量,四季衣服,五子围棋,六出昆曲,七字歪诗,八张马吊,九品头衔,十分和气。”

管家来到这帮清客的馆处,只听见正七嘴八舌地议论什么。

管家直截了当地说:“曹先生已经另行高就,他这个差使还是要有人接替的,王爷的意思是就从诸位当中出吧。”

曹先生是王府里的西席先生,也就是家塾教师。

做西席先生比做帮闲的清客要好得多,为人师表的西席先生,受人尊重,有身份。

可是做西席先生又非同做清客,你想王爷把公子少爷交给西席先生教导,不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能行吗?

诸位清客互相看着没有吭声的,静默了一会儿终于有人沉不住气了。

“曹先生怎么就走了呢?……”

管家说:“曹先生是那种闲云野鹤般的人,这深宅大院,不适合他啊。”

“他怕是把自己当做弹铗而歌的冯谖了吧,也许他此时正在唱呢。”于是这人就摇头晃脑地唱起来,“长铗归兮,食无肉;长铗归兮,出无车。”

众人都没有接他的话,因为在这帮清客中,大家对曹先生的学养和人品都很佩服的。

虽然是被抄家的破落八旗子弟;但是曹先生那刚正不阿,贫贱不移的节操;博览群书,能诗擅画的才华让众多文人学士折服。

管家说:“曹先生的差使不能空缺,王爷的意思是就从诸位中找一个。”

诸位清客一听这话都面面相觑,有的人跃跃欲试,有的人不敢应承。于是场面一下子静下来,鸦雀无声。

管家环视了一周,最后把目光落在角落里的一位老者身上。

“黄先生,劳驾你老吧。”管家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