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报捷(2 / 2)

加入书签

战事虽然结束了。但是另外一场战事才刚刚开始。周梦臣要解决如何维系大明在草原上的统治。周梦臣知道,真正让草原百信归心这一件事情,周梦臣是做不成了。原因很简单。

他不可能在草原上驻守,但是周梦臣仍然想为后继之人打下一个基础,留下一个框架。

但是这个框架是什么样子的?一部分周梦臣是有预料的。比较他对青城这边也是很了解的,这么多的情报投入,岂能不了解?但是单单从纸面上的情报,也不足以让周梦臣作出万全的判断。所以,周梦臣也要在青城当地调查,修改自己原来的计划。

就在周梦臣在草原上忙碌的时候。

捷报通过艰难的路程。由玉林到大同,由大同而北京,一路露布报捷。在报捷的时候,徐渭也弄了一个小花招。讲皇帝高高捧起,让人听了,似乎是皇帝授命的一样。

只是这封捷到了嘉靖的手中,嘉靖都愣住了。他第一时间想得是:“朕让周梦臣这么做了?朕怎么不知道啊?”

是的,嘉靖知道周梦臣一点小心思。从来不在意,无他,大臣们谁没有一点点小心思,时间长了,曾铣的时期,嘉靖也没有那么敏感了。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周梦臣屡立战功。让大明对鞑子的形势完全不同。这才让嘉靖宽容了一点,如果历史上,俺答汗一直活到万历年间,一直不怎么安分,后世总结嘉靖年间的危机,号称北虏南倭,绝对不是假的。真要说俺答给嘉靖带来的危机要比倭寇严重多了,历史嘉靖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俺答一直在内长城外转悠,以至于每年京师都要戒严。列军九门之外,随时准备成为战场。

嘉靖是什么样的人?是绝对不会认错的人。故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谁给嘉靖提曾铣,就好像是讽刺嘉靖。嘉靖是绝对不会对曾铣身后名上妥协的。故而曾铣是在嘉靖死后才平反的。

而今没有这些后世,对蒙古屡战屡胜的情况下,嘉靖自然也不纠结于曾铣,对复套也不是那么敏感了。所以周梦臣存了这个心思,嘉靖知道,甚至默许。

不过,打心里嘉靖都不觉得周梦臣能做到。

比较,如果这一件事真如果那么容易做到的话,蒙古早就被灭了好几次了。

在他想来,这无非是周梦臣想弄军功的手段而已。是周梦臣想要以军功为依仗,将来争夺中枢几把交椅的时候,也有几分底气而已。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才多长时间了。对嘉靖来说,几乎是一觉醒来,却听说辛爱授首,青城被攻破。达延汗分封的六万户之中,最强大的土默特部,就此不复存在了。

这怎么可能?让嘉靖怎么相信?

他而今还记得鞑子兵临城下,那种嚣张与猖狂。这才几年,五年,六年,就真报仇雪恨灭此朝食了?

嘉靖心中一阵欢喜之余,随即就是暴怒。嘉靖将手中的捷报砸在黄锦与陆炳脸上,说道:“你们是干什么吃的?捷报都来,辛爱都死了。大同是什么时候出兵的?有谁从征,这些事情,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我要你们有何用?”

黄锦与陆炳脸色难看之极,不敢反驳,只能低头听训。

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是周梦臣在出征之后,就封锁了消息。原因很简单。周梦臣想尽量减少后方对他的干涉,他可不想打仗打到关键时候,后面十二金牌,到了那个时候,周梦臣或许真的只有自裁以谢天下了。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跟随他的将士们了。

所以即便是小概率事件,也要提防。于是周梦臣一声令下,北京对大同的情报网络一下子中断了,当然了,周梦臣也没有做绝,而是拖延时间而已。

等着边捷报传来,那边就放开封锁。

当然了,周梦臣也不会做事留把柄了。在出兵的同时,周梦臣就已经上报朝廷了,将自己的权限拿捏的死死的,便宜行事之权,可以简单的说是先斩后奏,先斩固然要有,但是后奏也是很重要的。

同样的,周梦臣在后奏这个奏上面做了手脚。否则他之前做的种种准备,就付之东流。



https://www.xddxs.co/read/39852/2807913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