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入股,和黄股价大跌(二合一)(2 / 2)

加入书签

这是包裕刚和林佰诚两人商谈好的增发价,尽管和林佰诚当初要收购九龙仓时相比翻了一倍,但那时九龙仓的股价确实是被低估了,加上如今九龙仓的市值因为地产行业向上也该往上走一走,所以林佰诚并不觉得24港币价位高估了。

至于九龙仓这边,既然九龙仓的股价近几个月在26港币到30港币之间震荡,那就说明市场认为九龙仓的股价就应该在这个区间,股价计算上并没有便宜林佰诚。

也就是增发打个折扣才给林佰诚一点便宜,不过增发的股价通常都会比公司当前股价低,否则大资金完全可以花时间慢慢从股市买入,低买高卖说不定还能买到更便宜的股票。

对于85折这个折扣,有些董事没有意见,有些董事却觉得太低了,9折比较合适。

有董事有不同意见,这就要包裕刚说服对方了,实在不行才会进行董事会表决,那是最后手段。

林佰诚在旁边默不作声的看着,他这次来参加董事会就是带着耳朵来的,不会发表任何意见,就算董事会最后没有通过他入股九龙仓,他也不会发表意见,因为这里是包裕刚的地盘。

是包裕刚邀请林佰诚入股九龙仓的,那么事情当然要交给包裕刚去做,再有林佰诚现在和九龙仓什么关系都没有,他没有出声发言的立场。

最后,包裕刚还是说服了有不同意见的董事,所有董事一致通过了增发提案。

董事会通过后,包裕刚起身对林佰诚道:“林生,欢迎加入九龙仓,今后我们可就要一起共事了。”

“感谢包生的支持。”

林佰诚同样起身,和包裕刚握了握手,然后对着一众董事道:“我很高兴能够成为九龙仓的一员,我相信在包生的带领下,九龙仓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我一定全力支持包生。”

林佰诚直接表态对包裕刚的支持,他根本就没有和包裕刚争夺九龙仓的想法,是包裕刚引他进入九龙仓的,他要是暗中觊觎九龙仓的话,那他名声就坏透了,他不会做这种事。

除非哪天包裕刚主动将九龙仓的控制权让给林佰诚,那就另说,只不过这种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就是了。

林佰诚加入后,九龙仓就有了十位董事,这肯定不行,因此还要增设一位董事,让董事席位变成单数。只不过另外一个董事怎么安排,那是包裕刚的事情,和林佰诚无关。

对于入股九龙仓,林佰诚把它当做纯粹的投资,他不会在这家公司身上花心思。

董事会结束后,林佰诚同包裕刚以及另外几个和包裕刚亲近的董事聊了会,然后就告辞离开。下一次再来九龙仓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董事席位他会让别人代理,入股签合同也不见得会亲自过来。

当天中午,九龙仓就对外发布了林佰诚入股九龙仓的公告,这种股份的重要变更肯定要对外发布公告的。

外界对林佰诚入股九龙仓一事是怎么看的,从九龙仓当天下午的股价就可以看出来了。当天下午股市开盘之后,九龙仓的股价就迎来了久违的大涨,半个小时就上涨了10%之多,看起来午盘结束前还会继续涨的样子。

尽管林佰诚的入股是打了85折左右的增发价,但林佰诚收购和记黄埔为和记黄埔带来太多好处了,以至于市场对林佰诚入股九龙仓有一种预期,觉得林佰诚入股后九龙仓会发展的更好,所以股价自然就被炒起来了。

可以说,林佰诚入股九龙仓的合同还没签,他的这次投资就已经赚钱了。

九龙仓的股价大涨,林佰诚的另一家公司和记黄埔的股价在昨天和今天却迎来了两连跌,而且还是比较大的两连跌。

年前的时候,和记黄埔的股价因为投资大赚十几亿美元的关系,股价大涨,年前时最高突破了140港币价位,也就是突破600亿港币的市值,最高时涨到143.8港币价位,那会和记黄埔的总市值突破了630亿港币。

不过,后来因为年关将近的关系,股民因为过年需要用钱,加上股市封盘需要休息很多天,所以股价在节前的最后两个交易日是下跌的,只不过当时跌的不是很多,以137.02港币价位收盘,和记黄埔的总市值堪堪突破600亿港币。

节后股市的第一个交易日是星期三,和记黄埔的股价震荡后以微涨0.6%收盘,算是一个开门红。

可到了星期四,香江这边得知国际金价大跌的消息,和记黄埔的股价在当天就迎来了大跌。尽管和记黄埔已经没有做多黄金期货了,但市场是不理智的,股民认为金价不再上涨后,就认为和记黄埔今后的投资不再赚钱,原本的预期也就没了。

原本预期和记黄埔今后在投资这块还能大赚,现在这些预期没了,股民自然选择卖出股票,股价自然就跟着不断下跌了。

星期四当天,和记黄埔以122.1港币收盘,大跌11.41%,等于和记黄埔在这天蒸发了六十多亿港币的市值。

到了今天,和记黄埔的股价继续下跌,早盘结束已经跌去了5%之多,不过看样子今天的跌幅应该不会有昨天那么多,毕竟又不是传出和记黄埔在投资这块出现了大亏。

今天和记黄埔会以一个什么样的价格收盘,还要看股票在午盘时怎么走。

和记黄埔的股价这两天大跌,林佰诚作为老板当然知道,但已经在减持股份的他,知道这是前期大涨带来的后遗症,因此并没有让管理层刺激股价,任由着股价跌去。

换成别的老板也许还会想办法刺激股价,好让自己要减持的股份能够卖的更高一些,但林佰诚为了自己的名声着想,在减持股份这段时间他不会对外发布利好消息刺激股价,免得股民事后回过神来讨伐他,影响他的名声。

当天下午,在怡和洋行同样有一场董事会召开。

亨利·凯撒克提议对电话公司进行收购,增持股份,将电话公司的控制权拿到手,不过这个议案被几个董事否决了,其中包括两个一直以来支持凯撒克家族的董事。

这些否决的董事认为,怡和洋行如今已经欠银行更多债务了,不宜花大量现金收购其它企业,应该把资金用在现有企业的发展上,或是选择偿还债务减轻负担。

亨利·凯撒克察觉到情况有些不对劲,因此没有进行董事表决,而是表示会再考虑考虑,直接将议案暂时搁浅。而那几个反对的董事见状也没有穷追猛打,并没有说什么。

事后,亨利·凯撒克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他去找了一个亲近凯撒克家族的董事,打着交情牌,总算是知道了原因。原来是汇丰找到了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反对收购电话公司的议案。

这几个董事自己的事业也有找汇丰贷款,因此他们不愿意得罪汇丰。

得知缘由的亨利·凯撒克也没怪这几个董事,不过他认为他有必要亲自和汇丰的大班沈粥谈谈了。他必须知道汇丰收购电话公司的股份是不是非常坚决,这关系到他对电话公司的态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