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章盛夏踏青,约定,松茸(2 / 2)

加入书签

可大仇未报,她实是心意难平。

顾恪见秦大小姐她们神色,想了想还是说到:“切勿灰心。或许几年后我便有进出的方法,那时你们再出去不迟。”

顿了顿他笑到:“而且这里不缺吃喝,更适合修炼,最好你们都修成武宗,这样出去也安全些。”

秦大小姐几人都忍不住投来嗔怪的眼神。

和他最熟络的菊琴不禁开口到:“都成为武宗?你还真敢想。”

顾恪笑着伸出手:“那你便与我赌上一赌如何?”

菊琴也笑着伸手:“赌什么?”

顾恪:“若你们四人中有人成为武宗,你们便要为我干满一年的活,才能出谷。”

“一言为定。”菊琴不假思索地与他击掌,笑到:“不成武宗,不一样要给你干活。”

顾恪轻笑不语。

柏素清和秦大小姐却已明白。

梅竹二女年龄较大,实力也更强,一两年内有望冲击武宗。

菊琴在四女中年龄最小,实力最低,真成为武宗也是三五年后的事。

他三五年内掌握进出山谷的方法,她们就能离开,不会被他强留。

说罢,众人也不下山,而是沿着环形山崖朝西走,一路测试。

时近中午,众人找到一处平坦所在。

梅兰竹菊在地上掏出四个洞,将随身带的竹杖插下。

一卷薄麻布拉开,四角挂在竹杖顶端,一个简易遮阳小棚变成了。

崖壁顶端有片片瘦小的冷杉、矮松散布。

今年谷内草木旺盛,它们也长出了大片的新嫩枝叶,众人砍些回来放到一处。

秦大小姐抬手释放一团微弱的烈阳血气笼罩住。

只是少倾,枝干内的水分便被血气烘烤殆尽,变得焦黄。

秦大小姐这才加大力度,瞬间点燃了一团枯枝,生火工作宣告完成。

众人架起火堆,将随身携带的竹筒饭放在火堆里烧上片刻,再取出打开,热腾腾的蒸汽伴随香味飘散而出。

竹筒饭是春夏和两小平时做好,冷却后再放入仓库保存,加热一下就能食用,算是古代版的速食方便米饭。

而且随着路边摊出摊次数渐多,谷内食材日渐丰富起来,单这竹筒饭就有了多种口味。

除了最早也最经典的腊味山珍饭,后面还弄出了咸鱼黑豆、多味海鲜的口味。

土豆粒、竹笋、几种蘑菇、海带、新鲜菜叶自由搭配,再视个人口味辅以熏肉、虾皮、紫苏、藿香增鲜,完全覆盖了所有人的需求。

即便秦大小姐这种容易对食物“喜新厌旧”之人,也对竹筒饭百吃不厌。

吃完午饭,众人拿出随身紫竹水筒,小口啜饮紫叶茶,或坐在小凉棚下闲聊,或站到无形屏障前远眺。

山崖顶端,微风徐徐,大日高悬。

碧蓝的天空一直延伸向极远处,其间大团凝若棉团的云朵,似乎就在头顶,不紧不慢地缓缓飘动变幻。

站在崖壁的秦大小姐只觉浑身一畅,得知暂时无法离开的些许郁闷消失不见。

注视北面良久,她呼出一口气:“其实,待在这里倒也不错。”

旁边柏素清闻言轻笑:“放心,他既然答应了你,定会想办法做到。”

顿了顿,她继续到:“此地与你而言,堪称天时地利人和。我若是你,必要努力突破,早日晋升武尊。”

“没有武尊的实力,你即便出去,一二十年内一样难以报仇。”

秦大小姐一怔,脑中思绪万千,良久才点头:“确是如此,区区武宗,不足为凭。”

说到这里,她想到什么,突然话锋一转:“你呢?碧海门的仇不管了……”

柏素清淡淡一笑:“当初下令灭我碧海门的人是谁,你知道吧?”

秦大小姐默然片刻,微微颔首:“有一人是烈阳宗的太上长老,不过他已在两年前身死族灭,另一人……”

柏素清看向她:“你会杀了他,对吧?”

秦大小姐眼中闪过森然杀机:“那是自然,不将他千刀万剐,挫骨扬灰,难消我心头之恨。”

柏素清笑笑:“那此事就交给你了,算我欠你一个人情。”

秦大小姐不禁无语,片刻后才到:“我拿你这人情何用?耕田做事你也不比我高明多少。”

柏素清被噎住:这话好有道理。

山谷众人里,手艺最差的非她们二人莫属。

待遇特殊还是靠着顶尖的武力,可以对付诡物。

这是两人分内之事,说不上谁在帮谁。

这个人情怕还真是无处可用。

下午,众人继续在山崖顶端朝东而行。

顾恪倒是发现了一个之前未曾发现的好东西——松茸。

这玩意儿他上一世吃过不少,还是他父母有个关系很好的晚辈就在原产地,逢年过节会买一些送来。

其口感脆嫩肥厚,入口软滑绵润,有那么点像鲍鱼。

据说营养丰富,吃了好处多多。

但上一世吹野生xx营养的文章多了,具体效果鬼才知道。

他年轻时也对松茸无感,甚至觉得味儿有点臭。

后来父母故去,自然也没人再送这东西。

隐约记得看过的电视节目里,松茸长于高海拔地区,雨后会钻出地面几天时间,又快速消失。

而山谷这些天确实才下了几场雨,这让松茸有了冒头的机会。

难怪之前秦柏带着他勘测山谷,感知力都没发现它。

另外松茸好像是松树根部的某种菌丝。

一旦随意滥挖,破坏了菌丝,以后就不会再生长了。

因此,他郑重其事地拜托秦柏二女,有空时专门跑一趟。

务必要连松树带根,包括长有松茸的一大坨泥土全挖起,全部带回去。

只有这样整体移植到仙田里,凭借仙田的玄学特性,才有可能将那娇贵的松茸菌丝养活。

上一世松茸就是采摘时,难以避免地伤害到了菌丝,最后产量日渐稀少。

人工培育技术又没研究出来,于是松茸价格一路飞涨。

不少人干脆把大球盖菇称为赤松茸,把巴西蘑菇叫姬松茸,顶着松茸的名字来卖。

实际上,正常生长的松茸五六年才成熟,产量极少。

没有仙田增产,根本吃不了几口。

若在仙田里培育成功,那以后大家肯定不缺这一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