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蓓蕾绽放(1 / 2)

加入书签

董润祥迷迷瞪瞪的,不知班子里发生了啥事,一贯耍大牌的常贵和姚师,班子里的哼哈二将,怎么突然就变得温和低调了?

戏班子传了几百年,有一套严明的等级秩序,学徒伺候师父,天经地义,现在都不要了?

晚上,上了床,芳琴气息不平、辗转反侧,董润祥问:“咋了?”

芳琴没好气地说:“老牛要吃嫩草了。”

大冬天的,北风呼啸,别的人都猫在屋子里,打牌、说笑、喝酒,唯有刘爱雨蹲在院子里洗戏服、洗幕布,没有热水,只能用冷水。

董润祥毫不在乎自己的老婆被人睡,这一点上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大气,但除此之外的所有事上,则又吝啬得惊人。

刘爱雨蹲在院子里洗刷,芳琴和蓝草莓在窗子后面张望,一会常贵出来了,和刘爱雨叽叽咕咕一阵,进去了。

一会姚师又出来了,他居然自己动手劈柴,生着了火,烧了一大锅开水。

院子里有一个老虎灶,每天清早,老王头烧一大锅开水,供二十多个人用,去迟的,开水没有了,就只能用冷水,董润祥给老王头说了,每天只烧一锅水。

姚师在戏班子干粗活,是开天辟地头一回,老王头看见老虎灶冒烟起火,匆匆跑来,一看是姚师,什么话也没说,走了。

在戏班子,姚师和常贵,都是惹不起的货。

常贵和姚师,都争着给刘爱雨献媚,却冷落了芳琴和蓝草莓,经常被捧在手心里,转眼间被踩在了脚下,两人当然心里不痛快,恨着负心的男人,也恨着狐媚子刘爱雨。

这样一来,就没人教刘爱雨唱戏了,她纯粹沦落成了一个打杂的。

常贵和姚师,以前的合作是愉快的默契的,一台戏唱完,能收获很多的掌声,但自从来了刘爱雨,两人之间有了摩擦、有了争斗,台下斗、台上也斗,和当年芳琴与蓝草莓一样争风吃醋。

秦腔戏中,板胡是主奏,最近几台戏,很明显姚师在给常贵出难题,姚师起的调比平常高,常贵眼看着上不去,要破了嗓子,频频给姚师示意,但姚师充耳不闻,闭着眼,假装沉醉在婉转的旋律中。

常贵的嗓子,积蓄了力量,但最终没翻过那个山头,哗的一声,台下起了嘘声、口哨声,常贵灰溜溜地退到幕后,芳琴赶紧站出来,说常贵受了风寒,望观众包涵。

这种事是从来没有过的。

以前,演员之间有矛盾和纠纷,但都在台下,到了台上,需要通力合作,尽力把戏唱好,不能糊弄观众,看戏的人是戏班子的衣食父母。

现在,常贵和姚师,尽然公开在台上对峙了,这是砸大家的饭碗。

芳琴冷冷地问常贵:“嫩黄瓜和老黄瓜能有多大的差别?”

刘爱雨没来时,芳琴就是块宝,常贵又饥不择食,不挑不拣。

刘爱雨来了,就把芳琴给比下去了,不只是嫩,刘爱雨像一块肥瘦相兼的肉,而芳琴则是一根骨头上的筋,她太瘦了,穿上衣服,看身材还窈窕,但衣服里面,就是一副骨头架子,胸不鼓、屁股也不翘。

每次,常贵和她睡觉,感觉自己像一只狗,在啃一根骨头。

常贵笑嘻嘻地说:“没尝过嫩黄瓜,就想尝一口。”

芳琴鄙夷,说多好吃的东西,最后还不是拉出一坨屎?你和董家班子,是拴在一根线上的蚂蚱;再说了,你年纪快半百了,得悠着点,有的东西好吃难消化,小姑娘是嫩,可那是一把火,别把自己烧成了一捧灰。

另一个屋子里,蓝草莓同样在教训姚师,老娘也年轻过,也嫩过,你新鲜劲过了,就一脚踹了,告诉你,惹怒了我,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这一顿唇枪舌剑,只骂得姚师脑门上淌汗珠。

蓝草莓不是个弱女子,一次到高家堡唱戏,当地的地头蛇,一眼相中了蓝草莓,每天开戏时,坐在最前面,一双色迷迷的眼睛,盯着蓝草莓。

戏唱完了,大幕拉上了,演员在后台换衣卸妆,地头蛇溜了进来,要请蓝草莓吃饭,唱须生的常贵,有几手功夫,厌烦地头蛇的纠缠,一伸手,拧住了他的手腕。

但地头蛇不是一个人,是一伙,提着棒子,舞着刀子,堵了台口,常贵寡不敌众,董润祥急得一个劲抽烟锅。

芳琴赔着笑脸说:“朋友,多担待些,出门讨饭的人不容易,谁没有个山高水低的,高抬贵手,行个方便。”

这一套类似走镖的行话,地头蛇根本不理会,搂住了蓝草莓,戏班子里的男人要硬着头皮上,眼看着是飞蛾扑火,有去无回。

蓝草莓说:“你们不要管,我来。”

蓝草莓问地头蛇:“你想咋的?”

地头蛇说:“我想抱你亲你。”

蓝草莓张开双臂,大方地说:“来啊!”

地头蛇迟疑着,抱住了蓝草莓,蓝草莓笑吟吟的,没有反抗。

地头蛇胆肥了,得寸进尺,嘴巴凑上来,蓝草莓不躲不闪,也迎了上去,众人只听地头蛇惨叫一声,跳开了。

地头蛇捂住脸,脸上流着血,原来是蓝草莓咬了他一口。

地头蛇气急败坏,蓝草莓装着无辜的样子说:“你情我愿的,怎么就翻脸了?老娘的口味就是重,你一个大男人受不了,太娇气。”

蓝草莓说着,又凑了上来,地头蛇后退着,看着是一朵妖艳的玫瑰花,可是刺太扎人。

芳琴趁机说:“我们蓝草莓手重口重,有一次,有个混混要和他睡,她一把把蛋给捏碎了。”

地头蛇半信半疑地,下意识加紧了两腿,屁也没放一个就溜了。

蓝草莓提起往事,姚师打个寒噤,万一把她惹怒了,哪天,她照样能挤出自己的蛋黄来。

芳琴和蓝草莓站在了同一条战线,携手御敌。

敌人就是刘爱雨,她太年轻了,才十五岁,如果占据了整个舞台的c位,芳琴和蓝草莓将永无出头之日,而四十多岁的芳琴和三十多岁的蓝草莓,还想再辉煌一段。

她们的心意一致,尽快把刘爱雨挤走,不教她吊嗓子、不教她练功、也不让她背台词,而是给她安排打杂的活,让她昼夜不停地忙碌着,她受不了,就会溜走。

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刘爱雨弄走了,还会来更小的丫头,戏班子这地方,常常会有新鲜血液补充进来。

姚师和常贵的眼睛雪亮,看出了两个女人用软刀子,一刀又一刀,要活活把刘爱雨捅死。

两人都想帮一把刘爱雨,都想吃这块唐僧肉,但都心有顾忌,怕惹火烧身。

董润祥冷眼旁观,戏班子几人像在唱三国,分分合合、打打杀杀,热闹非凡。

从古至今,戏班子就没干净过,偷鸡摸狗的事常有,董润祥不管谁和谁睡在了一起,他只管把戏唱好,有人下请柬、有人包场、能给大伙每月发工资、祖传的戏班子不散就行。

对刘爱雨,董润祥认为她出道太晚,练功这一块补不上,就算从现在学起,也就马马虎虎,成不了大器,既然芳琴和蓝草莓要挤走她,何不顺水推舟?她走了,戏班子就平安了。

董润祥决定自己唱黑脸,他叫来刘爱雨,说:“学戏很幸苦的,学个十年八年的,未必就能学出来;唱戏不但苦,收入也少,这些年,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了,你还年轻,另找个活干不好吗?”

刘爱雨不是那种一碰壁就回头的女子,她认定了的事,就非要干出个名堂不可。

芳琴说了,当学徒的,进门后头一年,基本就是打杂,磨磨性子,然后才教本事。

芳琴劝她不要着急,刘爱雨说:“我不着急,我才十五岁,有的是时间。”

所以,当董润祥劝刘爱雨打道回府时,她说:“我爱唱戏,我不在乎能不能挣钱。”

看她执迷不悟,吃了秤砣铁了心,董润祥也懒得再说了。

来戏班子一晃两个多月了,刘爱雨唱戏的水平还停留在原地,没人和她说戏的事,都是指使她干这干哪,她也不抱怨,勤快地让人都不好意思。

往年,戏班子在腊月二十三放假过年,正月十五重新开张,但今年情况特殊。

宫河镇是个大镇,镇上有张杨杜三大姓,其中杨姓占三分之二。

这些年,杨姓人外出做生意的、包工程的很多,有不少人发了财,便张罗着重修杨氏宗祠,祭奠先祖。

杨氏家族第一富翁杨修全,在外承包大工程,据说和省市级领导称兄道弟,常在一起喝酒唱歌、洗桑拿;将县级干部像使唤哈巴狗,吆来喝去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