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宣发策略】(2 / 2)

加入书签

问道:“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啊?”

杨铁心也不掩藏了,道:“你以为真是狗叫啊,那是咱们堂堂府尹赵大人呐。”

几人哈哈大笑。

包惜弱是单纯在笑。

而两个男人的笑声中带着几分无奈~

这场戏,一共一分钟。

简短,却很精彩。

一下子就能把人们带入到那个远在几百年之前的时代。

几位演员的表演不必多说。

短短几十秒,塑造了两位结义兄弟的感情,夫妻间的鱼水和睦。

还有每个人物本身的性格。

虽是小人物,可郭杨二人聊的是当官的。

忧心的国家大事,痛恨卖国恶贼。

戏谑中带着无奈和满腔愤慨。

对得起范仲淹那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场戏,基本代表了这版《射雕》的风格。

大气,和历史结合,紧贴原著,展示其精华。

同时通过一些小细节和小动作用心塑造配角之间的情感。

紧紧把观众的心抓紧。

只要对人物产生了感情,平淡的戏也能拍出味道~

胡子和王朋举是了解李一白的,对他拍出这样的好戏不惊讶。

其余几位却是非常吃惊。

马忠骏看过他在片场拍戏,但片段和整体结合在一起是截然不同的。

人物说话的节奏,画面切换的频率,无不在卡得恰到好处。

1+111。

就这一点,就展示李一白在这上面的天赋。

这种功力,一般只会出现在少数几位老导演身上。

老马再次对他高看几分。

而铁坲和蒲树琳,作为发行方的人。

最大的感想当然是高兴,戏好了,发行起来助力也大。

同时也对李一白上了心。

拍戏,卖得好不好是一码事,拍得好不好又是一码事。

水平可不会骗人。

很多导演都是成名前不为人所知,但他们的水平就摆在那里,不容忽视。

铁坲道:“这戏好,收视率肯定不会差。”

几人都是有水平的,同样点头。

胡子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道:“就是怕口碑差。”

李一白笑道:“你怕什么,《笑傲》的大骂主要是改原著,我们这版差不了。”

“你要是实在怕,我还有一招。”

“你说。”

大胡子和李一白两个利益共同体捧起了梗。

李一白道:“这招需要蒲总这边配合。”

蒲树林不答话,给他递一个“你说”的眼神。

李一白道:“反正已经剪完了,你这边先把片子往东瀛卖,国内暑期档肯定是上不了了,索性等明年的春节档。”

“在东瀛播出的时间越早越好,要是能和国内同步那是最好的。我有信心,在东瀛的口碑肯定差不了。”

他又对胡子道:“《笑傲》在东瀛的口碑很好,到时候你带人去东瀛做宣传,多拍点照片,炒作一下。老外都说好,国内的总没话说了吧。”

李一白出的主意其实是发生过的事,玩的就是出口转内销。

原版《射雕》在东瀛上映是采用的配音。

因为配音,反而躲掉了最大的坑。

周逊变成了清脆铃声。

李亚朋的表演经过配音竟然也显得意外的萌,不再憨傻。

明显的缺点没了,优点比如大气,恢弘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这版在东瀛的口碑出乎意料的高,给李亚朋和周逊聚集了一大堆粉丝。

胡子还没开口,蒲树琳有点考考这年轻人的心思,问道:“那要是在东瀛的口碑不好呢?”

李一白道:“这版口碑肯定好。”

“东瀛人又不是妖怪。但凡是人,那情绪是相通的。”

他有这个信心,以情为剑,斩尽天下观众没啥问题。

多年以后,日语吹替版的《射雕》传入内地。

又掀起了一阵好评潮。

自己这版制作完成度更好,没理由会差。

蒲树琳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考虑到片子的质量和后续大概率会开展的合作,他点点头,不再说啥。

李一白又想起一事,说:“蒲总,我这边还有一部剧,想找你卖一下....”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