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骂声】(2 / 2)

加入书签

“央视《笑傲江湖》七问。

到底是什么江湖?

这破布衣,敢问这是江湖吗?

满面的绿色,是江湖吗?

枯槁形首,话都说不清的曲洋,这是江湖吗?

一群穿着草裙,跳着夏威夷舞的青城派弟子,这是江湖吗?

说着西川话,一手变脸的余沧海,这是江湖吗?

如果这叫江湖,全墉老爷子写的叫什么?

.....”

当然,有贬就有夸。

作为拍摄地的之江,也是大胡子的大本营就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当天的之江日报是这样报道的。

“新版《笑傲江湖》极具想象力,引入了川剧大师彭灯怀的变脸绝技。

大大增加了观众的带入感。

全墉大师在剧组拍摄时对此项就赞不绝口。

美术风格上更是偏向写实,江湖侠客的一言一行都带有风骨。

竭力将观众带入到那个实实在在存在的武林之中。

李亚朋似乎尚未摆脱《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影响。

令狐冲在前两集的表现不太让人满意。

但许晴的任盈盈,陈丽峰的仪琳,还有孙海鹰的田伯光。

都颇有原著风采....

.......

本报将在每日播出后分析《笑傲》每集精彩之处,于x版左下登出。

后续评价,请继续关注本报记者分析。”

这三家报纸,北平日报是站中立立场的。

之江因为情感偏向,直接倒向了《笑傲》。

而新x报,作为公知大本营。

只要是官方作品,拍得再好,他也能给你骂出一朵花。

通篇的情绪输出,没有一点干货。

基本不具有可考虑性。

但这种情绪宣泄正中观众g点,影响也是最大。

有他带节奏,后续纸媒的评价前景堪忧。

........

与传统纸媒的温吞的批评不同。

作为新兴行业的网络媒体现在正是义气风发之时。

现在的全国网民加起来有一千万之众。

在传统纸媒时代,读者们只能被动接受其他人传达的信息。

你对报道不满也只能写信寄给报社或者杂志社。

少部分有水平的意见报纸会公开回应。

而大多数的信件,都如同石沉大海。

观众的意见得不到充分表达。

进入新世纪,网络媒体彻底兴起。

观众们都在迫不及待表达自己的意见。

于此同时,由于长期被压抑表达欲望。

网民们表达意见时难免过激。

另外,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言论自由。

一个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即使不对,不好,也没有太大的成本。

所以网友们交流都是一言不合就开骂,动辄出口问候别人家人。

第一代“网络暴力”由此兴起。

同时造就了“喷子”这一词语。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

这是一个你不会骂人连话都说不了的时期。

日后的大佬,包括腾迅的杰克马,阿狸的托尼马,馊狐的朝阳张。

在第一个网络世纪也没有少被人追着骂他祖宗十八代。

这是历史大势,网络新兴媒体对传统纸媒的反噬。

《笑傲江湖》在网络上得到的评价也就可想而知.....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