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子见南子惺惺相惜?(2 / 2)

加入书签

以至于就连程龙大哥的新片,动作喜剧《邻家特工》都没有掀起一点浪花。

谷</span>在前有《阿凡达》余威,后有《孔子》夹击的不利局面下,15日首映当天仅仅获得了550万的票房成绩。

要知道这可是号称全世界九亿影迷的程龙大哥的新片。

他都片子都这样,其他的电影可想而知。

不过这部电影倒是很适合小孩看,属于传统的合家欢电影。

好莱坞风格与东方功夫明星的组合得到了观众的认可。程龙大哥在片中功夫不多,但与剧情完美协调,恰到好处,即使是有限的功夫,影片也做到了精益求精,并且有很多创新的尝试。

其中程龙沿电梯滑下的一幕,既惊险又搞笑,是本片中的一大亮点。

在剧情方面,影片延续了好莱坞影片传统的叙事模式,两条线索交叉推动,故事完整,逻辑缜密,生活场景、打斗场景搞笑味十足。

作为功夫喜剧片的开创者,程龙在《邻家特工》中的表演显示出了深厚的功底,与三个童星的配合更是赢得了很多小观众的喜爱,在贺岁这样一个温馨快乐的主题氛围中,这部影片成为唯一的一部适合全家人欣赏的影片。

有的家长观影后表示,看过电影后很开心,很温情,对于教育子女也有借鉴意义。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学生假期的临近,以学生和家庭观影为主打的《邻家特工》,票房仍将延续这种平稳态势,取得更好的票房成绩值得期待......

不过宁远对于这种业内人士的看法是嗤之以鼻的。程龙的电影,不拿个上亿票房,你还期待什么?

不过,从18号星期一开始,始传出一条流言,说中影为了保护国产电影,会让《阿凡达》强制下画。

流言来洛杉矶时报,据说是从福克斯内部得到的消息,为了给22号上映的国产大片《孔子》让路。

这消息一传回国内,立马炸开了锅。

虽然《阿凡达》已经拿了五亿票房,但是还有大量观众并没有去电影院看过呢。

2d票倒是好买,但是过imax3d的观众不断地吹嘘imax效果多好多好,让人心痒痒,很多观众哪怕买不到imax3d,最起码也要看3d的,觉得看2d浪费钱。

但是这种干涉市场,打压进口片这种行为,也让一些人高潮了,招来很多骂声。

其实在此之前,也不是没有过类似的情况发生。

2006年《达芬奇密码》上映差不多二十天就被停映了,票房刚过一亿,光电亲自给院线下令停止放映。

当时好莱坞的制片方说因为《达芬奇密码》票房太高,光电担心会影响内地暑期档其他国产电影的票房,才中断放映的。

不过这个宁远却是了解一些情况,这里面可能有一部分是因为国产电影保护月的因素,但更大的因素是因为宗教问题。

不过好莱坞是坚信,光电是为了保护国产电影才这么干的。

“《阿凡达》飞得正高,却被光电剪断翅膀。”

华尔街日报甚至在头版给了《阿凡达》这样一个标题。

不过光电方面给出了解释,提前下线的只是2d版,且其下线符合市场规律,由于2d版阿凡达票房并不高,造成“3d版买不到票、2d版不饱和”的现象。

至于被问到是不是为了给中影投资拍摄的人物传记电影《孔子》让路,光电方面否认了,说《孔子》又不是3d,和《阿凡达》不冲突。

就算光电这样说了,但是外界的怀疑还是无法消散。

22号星期五,《阿凡达》2d银幕上撤出,正巧这一天孔子上映。

要说巧合,正好是同一天,那也太牵强了。

撤掉了过半2d排片,《阿凡达》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第三周没过两亿,只拿到1.97亿,不过电影总票房三周破七亿,已经是创造记录了。

而《孔子》接手了《阿凡达》空出的排片,三天拿到3800万票房,也算是很不错了。

不过这部成本高达1.5亿,历时三年制作而成的古装大片,口碑却很一般。

观众对于《孔子》有不同的感受,有观众表示,影片有为了票房向商业投降之嫌,片中出现的不少大场面,如挥师百万的齐鲁会战,武子台平叛以及孔子与南子间的惺惺情愫等是否与正史相符,在一定意义上还值得商榷。

更有观众质疑:“《孔子》又不是《指环王》,拍得这么炫真有必要么?把渲染大场面的那么多戏份留出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冲突,岂不更好?”

不过倒是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去看这部电影,这是当成是教育片看了。

“咱们要不要带儿子去看一下?学习一下?”曾离试探性的问道。

宁远则反问道,“学啥啊?让小孩去学子见南子惺惺先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