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潜伏》上映(2 / 2)

加入书签

宁远道:“这个一部分要涉及到实景搭建,另一部分还是要做特效。这种电影特效部分是大头。费用按说应该是够用了,这部片子的费用主要就是特效和实景搭建,演员片酬其实都很低。”

这也是正常情况。这种片子的类型决定了,演员能出演电影就是很大的光荣了。毕竟不是普通的商业片。

而且目前国内的票酬市场,对于电影整体投资而言,占比还不是很大,远没有后来一部电影演员片酬占一半的离谱比例。

黄剑新这说了很有意思的一个观点:“最近这几年你们发现没有,好像这个咱们内地的电影演员的票房号召力也在增强,感觉并不是非得一定就请港台明星和国外明星才能卖高票房。你看这个冯晓刚这个《集结号》,但是最大牌的就是邓朝,张韩予当时都是没什么名气,还有这个你们银禾这个片子《飓风营救》,也是张韩予挑大梁,王卓的两部时空题材片子,票房也都是过亿了。邓朝周讯主演的你这个《时间规划局》,更是直接破了国内的票房记录。这其实也是一种好现象,突出电影本身的这个故事性。题材、剧本这个票房的买点还是的多多挖掘。”

韩山平道:“这个确实是好现象。你看那个宁昊的那部《疯狂的赛车》,一个内地的一线明星都没有,那拿了一亿三千多万票房,这完全都是靠这个电影的故事性。这港台的明星的影响力正在下降,也是好事,国内的演员早日能够挑起这个大梁对咱们这个电影事业绝对是个促进作用。”

“还有一点就是,咱们这个电影啊,得控制成本啊。不能一味追究高票房,你这个没有那么多利润,投资比票房还高不是扯吗。”宁远这一句话,黄剑新听着没什么。

不过这话可是直接说道韩山平和旁边的于东心里了。

《投名状》,光是演员片酬就快一亿五千万了,电影只拿了两亿出头的票房,海外市场也就一般,可以说是赌输了,导演陈克辛也是好多年才还清饥荒。

《赤壁》整个投资五到六亿之间,国内总票房两部加一起才刚刚六亿,幸好是在霓虹的票房爆了,才没让电影亏得太惨。

而这些都是大明星加大导演打造的大卡司,然后陪的一个比一个惨。

同样的电影还有伯纳参与了投资的刘得华洪劲宝主演的《三国见龙卸甲》和黎天王、甄梓丹、陈慧林主演的《江山美人》这两部大制作。

中影和伯纳在这些大片上,可是没少亏钱。

宁远的今天的话也给他们不小的冲击。因为银禾传媒这几年的投资的电影成绩就摆着这。

投资和产出这比例高的吓人。

《时空旅恋人》《疯狂的赛车》这两部票房都突破了一亿,投资都是一千多万。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绣春刀》票房过了两亿,前者投资才两千万,后者算上宣发也才四千万。

《绣春刀:修罗战场》《时间规划局》两部大片都是国内票房过了三亿,前者的全球票房甚至达到了一亿多美元,总投资算上宣发才七千万。单片利润超过三亿。

而《时间规划局》的海外票房没有《修春刀:修罗战场》高,但却打破了国内票房记录,并把记录推高到3.5亿。

这样的投资产出比例,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除了《绣春刀:修罗战场》用了刘得华和张紫怡两个巨星级别的意外,银禾传媒的电影几乎都是全国产班底,在演员片酬上投入的部分非常的小,而带来的票房成绩却一点都不差。这你可以说是导演的能力强,也可以说是剧本好。但这里面明星演员起到的作用就很小。

同样还有华艺投资的《集结号》,所有演员片酬记起来就一百万,但却在票房上直接击败了刘得华金成武李联杰三大巨星出演的《投名状》。最后一个盈利几千万,一个赔的底裤都没了。

这一个一个的例子摆着,容不得韩山平和于东不去思考这种现象。毕竟他们可都不知宁远这种身家,可以随便亏。韩山平是刚刚扶正的中影掌门人,虽然说大权在握,但是也需要为他的投资决定负责的。

要知道2008年中影的盈利比起魔影来说差了几十倍之多,这可是让很多人如鲠在喉。中

于东就更难受了,他的钱可都是融资来的,宁远就是投资人,还能够影响沈南朋和罗谦这两个投资者,虽然这几位都没有就亏损跟于东提出什么苛责,但是于东自己心里也有数啊,亏这么一次两次还行,老这么亏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毕竟人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就算是大风刮来的,那也是刮人家院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