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这还能赚钱?(2 / 2)

加入书签

作为商业大片,《集结号》实际上是走在前面的。

他坚信,自己用心打造的战争大片《集结号》,绝对能够横扫贺岁档,一扫之前的颓势。

更何况唯一的对手只有陈克辛的《投名状》。

李联杰刘得华金成武,看上去这个阵容被可以秒杀《集结号》了。

再说导演方面,毕竟陈克辛张近战程小东的组合,文戏武戏大场面戏,从技术上几乎找不出任何缺点,他们三个都是同类型导演中的顶尖人物。

甚至很多影评人都称之为最好的古装大片,不亚于《英雄》。

但是这部电影可能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有一定的门槛,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

另外太抑郁了,不太适合贺岁档。

作为国内从剧组最底层,靠着几个大佬提携一路摸爬滚打起来的第五代领军人物之一的冯导,他可是开创了国内贺岁档这个概念的导演。

国内观众喜欢什么,他不说十成,也得知道八成。

陈克辛的能力没的说,但是说到对内地观众了解,就要比冯导差很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陈克辛和冯晓刚一开始还约定都要出息对方的首映礼,结果两人都放了对方的鸽子......

跟冯晓刚打过招呼之后,宁远又跟小品王赵大叔聊了几句。

“赵老师,你好。”

“宁导演好久不见。上次见面还是去年在那个《落叶归根》首映时候吧。”

“对呗.......”

赵大叔虽然是二人转舞台出身的,但其实也养过不少电影,也是国内在文化产业上非常会开发个人ip的演员。

《刘老根》《马大帅》都是一系列的电视剧,《乡村爱情》更是拍了十多部。

而且重要的是他还有非常广大的受众,毕竟一个电视剧要是没人看,不挣钱他也不可能拍了十多部。

必然是有利可图的。

不过最让宁远觉得惊奇的,还是《一代宗师》里面的丁连山。

“之前”看《一代宗师》的时候,真的是没想到这样一个高人的形象被赵大爷完全演活了。

特别是跟叶问的对手戏,那真是的经典桥段。

聊了几句以后,宁远还说有机会合作,赵大叔欣然应允,这可是国内票房最高导演啊。

宁远的目的就是来打个站,露个面是个意思就行了,毕竟伯纳那边也去了,不好厚此薄彼,但这天气十二月了,也是怪冷的,还是在室外,整个首映礼要三个小时,宁远肯定是不可能在这等他的结束,于是跟东道主华艺的两位王总说了几句之后就撤了,不过宁远走之前还是听王宗雷说了点有意思的事。

华艺搞了这么大场面的首映礼,不光是没亏本,居然还赚钱了。

王宗雷笑着跟宁远解释道:“其实首映礼预算刚出来的时候我确实吓了一跳,但整个电影的宣传费用,咱们自己负担的部分应该不会超过15%,其余都有各家赞助单位慷慨解囊。”

“整个庆典的成本大约相当于《集结号》里面一个战争场面的投资。”

“当然除了赞助之外,票房收入也是这个首映礼的一大收入来源,此次庆典的门票最贵的是1680元,最便宜的也要280元。”

听王宗雷说完,宁远不禁感叹,这两位的商业运作真的是厉害。

当晚大约有不到一半的座位是可以通过买票获得的,也就是说,普通的观众也能成为首映礼的观礼嘉宾。门票的收入大概能回收这场庆典花费的30%。

《集结号》的整体投资是8000万元,除去演员片酬后期制作的费用,平均下来一个战争场面的投资绝对在1000万元以内,加上其他宣传费用也不过1000万左右。按照王宗雷所说华艺负担宣传费用15%的比例,华谊投入的也不过150万元左右;而根据“万人观影”的数据显示,一半座位大约500人,按照680元的中间价格,就有300万左右的票房收入...这显然这不会是赔本的吆喝。

这么大场面居然还盈利了,这操作真的是厉害。

而王宗雷会跟宁远说这些,是因为宁远现在也是华艺的股东,这个事你就是不说,到时候财务报表也是要给他看的。

这宝总是要献的嘛,也就没必要藏着掖着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