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画饼(2 / 2)

加入书签

从某些方面说,陈幕胜的思维跟王京很像,他们电影的商业片导演。

陈幕胜9次提名金像奖最佳导演,却从未得奖。

“拿奖是文艺片导演的事。作为商业片导演,我觉得需要做的是对市场、观众负责,导演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招牌,我不想拍太多类型,也不想尝试用太多不同的方法来拍电影,只是希望单单走动作片的路线......”

陈幕胜也是跟宁远谈了一下自己的理念,言下之意也很简单,你要是想指着电影拿奖那你就另请高明吧。

而宁远对拿奖这件事本身就没什么兴趣。

“我跟陈导的想法很类似,也是拍商业片的,所以陈导不必有什么顾虑......”

陈幕胜也感觉的得到,宁远这个人还是蛮好说话,加上有王京来监制,负责把关和协调,也就放下心来了。

然后也就定下了过几天陈幕胜和王京一起去京城参加选角,主要是男主角。陈幕胜目前还有一部片子要上映,大s和古添乐还有渣渣辉演的《保持通话》,而这部电影的投资方正是伯纳影业。

女主角被宁远甩给王京了,“不是说了吗。这种事情我是很相信京哥的你的眼光的......”“对了忘了说了,我现在还是伯纳的股东呢,所以《保持通话》这部电影也算有我的投资在里面。”

陈幕胜本来还在听王京的笑话,一旁偷笑,一听,愣了一下。香江的嘉禾,内地的银禾跟伯纳,这位宁先生年纪轻轻的居然隐隐有影坛霸主之势了。

真是了不得啊。

宁远从香江离开,按照惯例还是先去了粤州,这基本形成了惯例。毕竟从香江去粤州,离得近,而且那边又有不少宁远的事业。

到了光通通信,主要还是了解最近的运行情况,以及db网的业务重组情况。

“现在光通新的大数据中心,已经在长安、蜀都、以及粤州、魔都等地搭建完成了......光银支付现在的用户已经突破了3百万......db在线的内部测试应完成了......”

杨晶在会议室里面把各项的任务都逐个坐了汇报。

宁远一边听着,一边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的,等到杨晶说完了,想了一会才说道。

“大数据中心的问题,这个不能马虎,光通的数据中心要承担银河科技.光通通信、光通互动娱乐等非常大型项目的运行和储存,所以这个不能出问题。还有京城的数据中心就可以直接交给银河那边负责维护.......”

“光银支付加大宣传力度,要让我们的支付全面覆盖游戏玩家......”

“db在线的话,初期上线的话一定会发生非常多的bug,要及时更新及时补漏,技术上的问题。这个就交给铭华负责....”

开完会,跟杨晶和熊铭华以及郑志浩小龙哥等管理层一起吃了个饭。

吃饭的过程中,杨晶和郑志浩比较健谈,熊铭华和小龙哥这两个技术人才的话不多。

不过一旦聊到一些高科技和互联网发展方向的东西时,熊铭华的话就变多了。

“......我觉得在互联网3.0的时代里,从硬件的角度来讲,肯定是智能物联网会变成一个新的载体。但是在智能物联网的时代,至少在会有100亿个智能物联网的终端存在。所以我觉得要去找下一个机会的话,它一定是在智能物联网里面.......在智能物联网里,跟人打交道的是智能服务机器人。我觉得在下一代互联网里,toc和tob都能通吃的肯定是巨头.......不过现在都看的出来门户时代要过去了,网络社交、搜索、电商、网络安全这些业务才是流量入口.......”

宁远听了之后差点拍案叫绝,这才是大神啊。这么早就有物联网的这个概念和预判,不愧是曾经在qe干了八年cto的大佬。

熊铭华一个互联网老兵,再来光通之前,主要就在两个公司工作过。

1995年在加入ibm,那个时候ibm成立互联网事业部,做了他们第一款产品,相当于那个时候的今日头条,后来他觉得公司发展太慢,就跳槽到微软。

到微软去了做的第一款产品,就是网络浏览器ie,从3.0开始做到5.0,他在微软的头三年,ie的市场份额从5%做到后来的90%。干掉了那个时候最牛的互联网公司——网景。

做的第二个产品是windows2000,然后去了msn,2001年左右msn在全球应该是互联网的标志性的产品。2003年因为msn要进入国内,微软把他派回了国内,在魔都组建了msn的研发中心。

熊铭华刚到魔都的第二个月,qe就找他,问他要不要加入。

后来msn在社交领域中输掉竞争,被宁远请来了光通通信。

而正常的轨迹熊铭华加入了qe,一待就是八年,本来他想待两三年就走了。他见证了qe从一个2000人的公司,变成35000人的巨头。

熊铭华的想法也很简单,他在微软干了好几年,也学会不少东西,还是想帮着自己人做些事情。

而之所以选择了光通,除了先跟qe再来一场对决之外,还是因为宁远。

画的饼够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