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白莲花在七十年代(二)(2 / 2)

加入书签

中午休息的时候,她拿着队里发的馒头凑在江劲松身边,自来熟地说着:“江大哥,我叫葛梅英,今年十八岁,你叫我英子就可以了。”

江劲松并没有回她话,但是看了一眼树荫下坐着的五个女知青,对着葛梅英的态度也温和了不少。

“你没事吧?”先前被白楚莲注意到的男知青谢毅航跑过来关心地问道。

他见坐在树荫下的五个姑娘都齐刷刷地看向自己,那张俊秀的脸上也多了一丝红色,连忙改口道:“你们都没事吧?”

“没事。”其中一个姑娘率先开口回了,看她那中气十足的样子,完全看不出来刚刚晕倒过。

谢毅航见人多,不好意思逗留,给几位姑娘分了午饭,也坐到了江劲松的身边。

没一会儿,村支书吴有德也过来了,他听说今天上工一下子晕倒了五个知青,便过来慰问。

白楚莲本就生得白,加上毫无血色的嘴唇,在旁边几个脸色通红的姑娘衬托下,更显病弱动人。

她在所有人都说过话以后,才缓缓开口道:“我没事……吴书记,我身体一向不大好,所以久病成医,懂得一些中医,您看看我能不能在别的地方帮上忙,为革命做更好的贡献?”

“你懂医?!”吴有德一愣,随即双眼迸发出炙热的光芒,要知道这十里八乡的就镇上有一家人民医院,东方村惨得连个赤脚医生也没有,要想看病还得去隔壁村找医生,或者是坐一个小时的船到镇上人民医院去看病。

如今来了个会中医的知识青年,吴有德只觉得自己是走了大运,一把拉住白楚莲的手,热情地问道:“中医的那些个啥把脉你都会吗?会打针吗?能给人看,给牛和猪看也一样吧?”

白楚莲不着痕迹地抽回了手,笑着都应了下来,人和动物她都能看,至于打针她不会,但可以学,横竖比种地更适合自己。

吴有德更加上头,也不等白楚莲将今天的活干完——反正看她这样,下午也干不了活,他直接跑去和江劲松说了一声,便将白楚莲带走了。

江劲松看着那道纤弱的身影跟在吴有德的身后,沉默着没有说一句话,似乎早已料到白楚莲会临阵脱逃,至于她会不会中医,他心中是持怀疑态度的。

带着知青们干了一天,江劲松觉得比自己一人干三天还要累,关键是第一天干活的知青频频出问题,等下午再上工的时候,他才知道像上午那样倒了一大片的都算好的,一会儿这个被水蛭吓得满地跑,一会儿那个被镰刀割到了手。

整个一天他没有干出多少活,最后算工分的时候才拿到6个工分,而他家的那一亩半地也没有收割完,眼见着马上要晒谷打粮和晚稻的播种,他心急如焚。

似乎看出了他的不悦,葛梅英十分不好意思地说:“江大哥对不起,我们好像拖你后腿了,明天我们一定按时完成任务!”

甜美的姑娘特意洗掉了脸上的污泥过来见他,但是江劲松心心念念着田里的稻谷,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只是礼貌性地朝她点点头,走的时候更没有注意到葛梅英一脸的失落。

他回到家的时候,看到妹妹和以往一样乖乖地坐在院子里等自己回家,内心才有了一丝柔软,伸手摸了摸江婷婷的脑袋。

却见已经换了一身衣服的白楚莲从屋内走出来,笑着对他说:“江队长,你回来了,我煮好了晚饭,刚好你洗洗手吃饭。”

江劲松愣了愣,回到屋里便看到了桌子上已经摆好了四碗粥和一盘菜,三碗有红薯干一碗没有,新鲜的丝瓜和龙头鱼干炒在一起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江劲松这才发现自己干了一天的活早已饥肠辘辘。

白楚莲将丝瓜挑出来放在没有红薯干的那一碗粥里,笑道:“这碗给阿姨,我端进去吧。”

“不用。”

江劲松一个上前接过她手中的碗,他走到江母的房间里才发现白楚莲也跟着走了进来,当着江母的面他不好再将她赶出去。

白楚莲也终于看到了病弱的江母。

常年躺在床上的江母清瘦得有些吓人,皮肤也是白得吓人,哪怕是一副病入膏肓的模样依稀能看出她五官的漂亮,其实从江劲松和江婷婷的容貌里就可以看出江母长得好看,只是长年累月的生病与营养不良让她看上去像枯萎了的花朵。

江母已经听江劲松说过,这段时间有知青借住在自己家里,但是没有想到会是这么漂亮一姑娘,她撑起自己的身体,和善地笑着:“这一位就是白知青吧。”

“阿姨好。”

姑娘家的声音软软糯糯听着十分舒服,但是江母愣了一下,在他们村里“阿姨”是姑姑的意思,她寻思了半天没懂。

还是江劲松开口说:“你叫我妈阿婶就可以了。”

白楚莲从善如流地改了称呼:“阿婶好,我懂一点中医,我给您看一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