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白莲花庶妹不为妾(十三)(2 / 2)

加入书签

“阿莲,我不会辜负于你。”他满怀柔情地看着女子。

过会又道:“圣人得了归一剑,应会让我们回京城内居住,只是我另有打算,等年底我们再回京可好?”

慕瑜渊胸有成竹,可对上娇弱的女子又有些忐忑,他在心底许了诺,要将所有的风雨挡在她的外面,叫她只享甘甜,可这会儿还得她继续陪着自己吃苦。

“都听三郎的。”白楚莲温柔地回道。

美好的模样既让慕瑜渊安了心,又心疼她的乖巧。

白楚莲起身拿了一张图纸交给慕瑜渊,道:“前些日子见田地里水流不均,我想起曾经在《武陵志事》里看到过一种水车能均匀灌水,我依着其中描述画了一下,三郎看看是否有用?”

慕瑜渊看了一眼图纸,面露惊喜,这个设计确实要比他现在使用的水车看上去更为精巧。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白楚莲,“我这便试试看!”

魏度实在不明白,两个人新婚燕尔,干什么不行,偏偏热衷于农活,新婚头一日歇了一日,次日慕瑜渊便又开始种他的地。他不仅种地上瘾,做工匠也上了瘾,敲敲打打做着新水车,而新晋晋王妃非但不阻止晋王还跟着他一道瞎胡闹,在旁边出谋划策,俨然是夫唱妇随。

过了几日,高培果然又拿着圣旨来了一趟,让慕瑜渊将整个晋王府迁到京城内。

慕瑜渊接了圣旨,不喜不悲,只道:“我地里的稻穗还要过段时间才能成熟,等收了稻子以后再说。”

高培将他的原话带给了圣人。

“瑾瑜当真是做农夫上瘾了。”圣人一边看着归一剑一边若有所思,突地问道:“瑾瑜的疯病已经好了吗?”

高培道:“老奴听魏度讲,晋王妃拿蒲公英煮茶,那茶可治晋王的疯病,晋王现在已经很久没有犯疯病了。”

圣人沉默了许久,方开口:“晋王妃倒是瑾瑜的福星,迁府的事就由着瑾瑜去吧,你只管把地方备好,多寻几个得力的宫人去伺候瑾瑜。”

金秋九月,桂花香过后,稻穗成熟,慕瑜渊像模像样地收割了一亩地的稻谷,他还特意留了种子,一看便是打算来年再种的。

到了十月入冬,庄稼都收割得差不多了,天气渐寒,慕瑜渊才带着妻子和那好几车的收成搬到了京城里。新的晋王府就坐落在离皇宫不远的宜阳坊,隔壁是四皇子的齐王府,对面则是荆国公府,就算再低调,还是惊动了众人。

时隔两年,慕瑜渊再次出现在了京城里,可惜物是人非,东宫不在,晋王之名有待商榷,京城内人心浮动。

圣人于次日召见了他夫妻二人,慕瑜渊对上圣人依旧是那张半死不活的棺材脸,叫圣人看得难受,还是忍着气问道:“你既然回了京,病也好得差不多了,总不能一直闲着,你觉得去吏部当值如何?”

慕瑜渊的死鱼眼稍许动了一下,慢吞吞地答道:“儿臣这副尊容就不出去吓人了……”

大齐注重容貌仪表,残疾者不可为官,慕瑜渊不算残疾,但是容貌已毁。

“律法里只说残疾者不能为官,没有说毁容者不可为官,何况你是朕的儿子,谁敢说你?”圣人不以为然。

慕瑜渊又道:“儿臣病体未愈,还是算了。”

圣人见他确实无意再入朝,便不再勉强,转问道:“可还有什么要对朕说的?”

“晋王府太小……”慕瑜渊在圣人微变的脸色里继续说下去,“儿臣想要后门的那两亩空地。”

圣人盯着他看了许久,应了个“好”字,又对白楚莲道:“你母后十一月二十生辰,今年正好三十九,你进宫来和内务府一道操办。”

这是托了重任在白楚莲身上,慕瑜渊可以推三阻四,她却不能,只得应下。

待送她去仁明宫时,慕瑜渊牵着她的手,似有若无地说了一句:“办砸了便办砸了,没有关系。”

白楚莲眉眼舒展地笑开,不见在圣人面前的忧愁。

皇后尚被禁足在仁明宫中,内侍来禀晋王妃求见的时候,她还思考了半日究竟是何人,还是大宫女在耳边提醒了一句。她眼中精光一闪,没想到她还没有主动招人,人便自动送上门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