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1 / 2)

加入书签

好容易出来一趟,自然是要多玩会子的,林如海回头瞧了一眼儿女们,问“可还走得动”

别看林佑小,扬州巡盐御史官邸的小院子的小径都快被林家人踏烂了,林佑走了一上午还精神十足,倒是苏岚和英莲瞧着有些疲惫了,不过两个女孩子不好意思说。

于是林如海就自己做主了,左右快到晌午了,一行人先寻个地方用膳。

早膳在得胜楼用的,午膳就换了太平楼。因一行人有男有女,这回便换了两桌,中间用屏风隔开。

虽然黛玉不大在外头吃饭,但要说,这种京城有名的酒楼,都有他的独到之处,果然色香味俱全。

因是分桌而坐,上等人家又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倒是极安静的吃了一顿饭。待得小二撤下杯盘碗盏,捧上瓜果茶水,众人才开始说话。当然,女孩子们是矜持的,主要是隔着屏风听男人们那桌说话。

林如海因是长辈,起了话头。司徒卓作为穿越者,打定了交好林家的主意自不用说;柳湘莲对林如海也甚是恭敬。

柳行入京之后,已经将柳家许多事跟柳湘莲说了,柳湘莲此人,虽然性格有些冲动,本质是知道好坏的,林家对柳家祖上有恩不说,就是现下,也是在扳倒甄应嘉上一起出过力,算是利益共同体。因而,柳湘莲对林如海也甚是恭敬。

略说了几句话,忽听司徒卓道“舅父,不如我跟皇祖父说了,也到户部行走吧,跟着舅父只怕比在太学还多学些东西。”

林如海听了,吓了一跳,道“如此大事,小王爷可要谨慎而行。”

司徒卓一叹,道“也是,那起言官成天正事不做,成天只知道闻风奏事,乱生是非。若是我未开府就到六部行走,且不知道那些人又说出什么来。不过,待舅父休沐日,我到舅父府上请教一二总是可以的。”

司徒卓只是太子殿下的侍妾所出,那侍妾命也不好,头胎就遇到难产,险些一尸两命。也是司徒卓命大,稳婆将他抱出来的时候,都没气了,谁知隔了会子,这孩子有及其微弱的哭了一声。当时,连太医院的太医都说此乃一桩奇事。

只有司徒卓自己知道,他穿越过来的时候,原本的小皇孙是真的死了,且那婴儿的身子是真弱。如果不是司徒卓有军人的意志强撑过来,只怕司徒卓还真养不活。

因为生下来就没了娘,司徒卓是养在太子妃名下的。就这么个出身,司徒卓舅父舅父的叫着林如海,比瑞郡王叫得还亲切,黛玉若不是猜到这位小王爷是穿越的,都要怀疑其居心了。

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从礼法上讲,司徒卓确实是林如海的外甥,林如海没有推脱的道理,便道“太学里多少名师大儒,论学问,我只怕不及他们,若是小王爷不怕被我耽误的功课,自是欢迎之至。”

请教学问是其次,和林家联络结盟才是本意,司徒卓便顺着话锋道“舅父探花出身,不必自谦。”

黛玉听了这话,总觉得司徒卓请教学问乃是幌子。不过凭着直觉,黛玉也觉司徒卓是没恶意的,一个对林家没有敌意的穿越者,总是好事,便也没过分排斥此事。

众人坐在酒楼说话,不过是饭后消食,省得刚吃过饭就逛街伤了脾胃。略坐了一刻钟后,便各自散了。林家人下午还要逛逛珠宝铺子,司徒卓则要回宫了。

一行人会了账,到了楼下相互道别。

逛珠宝铺子,便没再出什么意外了,不过是略看看。要说铺子里头的首饰头面,不但价格极高,还没林家收藏的好。不过是略捡了几件样式不错的,但算不得名贵的小玩意儿,买给女孩子们玩儿,便去得胜楼取了车马,一行人回府。

因今日际遇颇奇,女孩子们颇有些兴奋,同车而坐的时候,便颇多话。先是说得胜楼的早点好吃,又说太平楼的菜色味儿也好。

说着说着,便说到了刘姥姥祖孙,苏岚忍不住对黛玉道“玉儿,那刘姓老妪浑身那样脏,你怎还有心思助她就是她家里产出的瓜果送到咱们家,我也不敢吃。”

黛玉听了这话便笑了,前世嫌弃刘姥姥的不仅有自己,也有妙玉,刘姥姥在栊翠庵喝了一口茶,妙玉便连刘姥姥用过的成窑茶杯也不要了。苏岚这样一说,黛玉倒明白了自己当初在嫌弃刘姥姥什么,妙玉又嫌弃的什么。无非是刘姥姥身上脏,不够体面。而前世的自己和妙玉又有些洁癖。

至于现在,自己当女兵的时候,虽然没打过仗,却救过灾抢过险,什么脏的乱的危险的,子弟兵都会往前冲,这洁癖早就没有了。其实无论是当下还是后世,都有许多人不得不面对生活的艰难困苦,为了简单的衣食住行疲于奔波,搞得灰头土脸、满脸霜尘。倒不是这些人不顾体面,而是既没有物质条件,也没有精力去维持体面。

于是黛玉笑道“书上说许多农户都如那位老人家一般,常年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风吹日晒,皮肤粗糙黝黑。若是一个年景不好,便食不果腹,更加没有能力置办衣裳打扮,也没钱买膏子保养皮肤。至于蔬菜,只要侍弄得好了,洗干净送来便是好的。我们日常吃的瓜果蔬菜,种地的人也未必比那位刘姓老人家体面干净多少。我想着母亲身子还未大安,助一助那老人家,也算为母亲积福了。”

苏岚听了,若有所思。她没有黛玉穿越去后世的经历,也很难放下阶级差异,不过听了黛玉这话,却觉有理。思忖会子,道“或许玉儿你是对的。就是那位小王爷,贵为皇孙还愿意帮她,还亲去捡拾那些满是泥土的蔬果,想来这农妇也时来运转了。”

黛玉知道改变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再说,就算苏岚家世变故,她过的也一直是贵族生活,暂时无法理解贫苦阶层的不体面,也无可厚非,便笑着点头。

不过说起了小王爷,姑娘们倒找到了新的话题。英莲问湘语,为何她的堂兄会和小王爷在一起。

湘语道“当年,我伯父也卷入了江南的私盐案,为了不连累伯母和堂兄,伯父将伯母堂兄都送入京城。后来我们家和苏岚姐姐入京时,堂兄已经做了小王爷的伴读,具体的我也不清楚。”

苏岚道“这倒奇了,能做皇孙伴读的,不是勋贵子弟,便是名门公子。柳公子虽然也是官宦子弟,但是守备之子只怕在一众伴读之中,出身不算高。柳公子能做小王爷的伴读,颇有些奇怪。”

黛玉笑道“这倒没什么奇怪的,柳公子虽然只是守备之子,但当年柳伯母和柳公子突然入京,倒也不难猜测其中有卷入私盐案的原因。且柳公子和卓小王爷年龄相仿,择其做小王爷的伴读,是个安顿柳公子的好办法。”

黛玉将其中道理剖析一番,其他几个姑娘便也听明白了。只黛玉剩下的一半没说既然司徒卓是穿越的,也不知道他在其中起了几分作用。

毕竟是女孩子,背后议论少年男子,倒也不好,几人略说了几句,便又将话题转到今日的收获上。将各自看中的物件儿拿出来赏玩一番,也就到了城西。

先顺道将湘语送到宝庆堂,林家才回了文远侯府。

逛了一整日,经常锻炼的林家姐弟和林如海还好,身子本就有恙的贾敏和苏岚、英莲两个都直喊累。

黛玉今儿出门前,就照着柳氏杂记上面的解乏房子吩咐开水房下晌准备沐浴汤药,一家人回来,歇息了两刻钟后,再沐浴解乏。用过晚膳,觉得累的便早早歇息了,黛玉倒是和林如海在书房说了几句朝廷的事,大概知道贾敬的京营节度使一指是十拿九稳了,便回房歇息。

次日一早,姐妹三个刚到小跨院理事,门房便回话说薛家递了拜帖。

拜帖有两张,一张是薛家主写的,说是要带孽子来因昨日冲撞尚书大人的事道歉。一张是宝钗写的,说是上回见了黛玉的书法,只觉极是出众,还想来交流心得。

黛玉看完,便将帖子递给了苏岚和英莲“姐姐们怎么看”

林家的姑娘,就没一个蠢的,就是英莲底子差些,也十分勤学上进,到林家不过一年多,已经能够吟诗作对了。姐妹两个看完拜帖,苏岚道“说起来,昨日薛公子不过是欺负一个贫民,算不得得罪咱们家,这薛家主便要来拜访,也太过牵强了。薛家主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英莲点头也道“上回薛姑娘来咱们家,乃是沾着王氏的亲,由外祖母带来的。如今王家和外祖母家都已经不是姻亲了,薛姑娘还和咱们称姐妹,也名不正言不顺的,谁了她的姐妹了”

苏岚道“他家毕竟是皇商,大约此举也是怕得罪了义父吧。不过这也忒小瞧一部尚书的心胸了,只要他家好好办差,义父岂能因为薛家子不大成器就寻他家麻烦。再说,如今咱们家进京不久,他已经来过一回咱们家,若是同意他登门,万一被有心人盯着参一本收受贿赂可算谁的如今满京城里,口中不说,心中暗恨义父的人可不少。叫我说,这拜帖,咱们还是回绝了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