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1 / 2)

加入书签

林如海回到自家船上,贾敏面带询问的看着他。林如海随手比了个二字,并无多言。贾敏点了点头,示意知道了。傅试,应当是被二皇子安排去了什么地方。

林家的船走得没有都察院的官船快,徐州码头碰上一次之后,都察院的船队便快行入京,林家的船依旧走走停停。又过了十日,林家一行人才弃船登岸。

林忠一行带着大件行李,随着镖局的镖师早就到了京城,自从知道陈嬷嬷一家背主,林如海安排了张河夫妻在京城看屋子,张河一家在京城已经住了近二年。

这日得到老爷一行已到京城的消息,林忠、张河皆带了可靠的小厮,妥善的婆子,伶俐的丫鬟,带了一整支的车队到码头迎接家主。

京城的港口客来货往,十分繁忙。因为往来船只多,修了不止一个泊船的码头。黛玉在下船之前,就和林如海商量了,为了避免扰民,便不清场了,只按规矩排队泊船上岸,一家人先回家,留下管事小厮搬东西就是。

就是后世,有些讲究排场的官员出行,还有警车开道,封路让行呢,在古时候这样的风气更盛。林如海作为新任的户部尚书,若是讲究排场些,不说封了整个港口,就是单辟一个泊船码头登岸,想来不会被人说嘴。

但是林家偏没有讲那样的排场,大船泊岸之后,也没让百姓回避,女眷由丫鬟扶着弃船上车,林如海也交代了管事几句快些将行李都搬下来,然后将船开走,让出码头好叫后面的船进港,便自己也登车走了。

上了车,黛玉透过车窗看京城的景致。因为今世比之前世晚两年入京,港口倒是建设得越发好了,码头都新增了两个。京城繁华依旧,黛玉的心境却全然不同。虽然同是往城西去,走的同一条官道,前世黛玉热孝在身,前来接自己的荣国府家丁也不过带了一顶轿子,两辆马车,就是到了荣国府,走的都是角门;今世却家人齐全,一列车队驶入文远侯府。

文远侯府是太祖得国后赐给林家祖上的,规制虽不如国公府,但也轩辕壮丽,巍峨朗阔。待得朱轮华盖车停在侯府大门前,黛玉看了一眼牌匾,竟是觉得眼内有些发酸。

前世自己作为苏州林氏嫡脉唯一的在室女,竟是见也没见过林家老宅,若不是后来贤德妃省亲,住了几年潇湘馆,恐怕连个正紧住处都没有。

不过黛玉终究忍住了没有哭出来,前世已经流过太多的眼泪,既然做过华国的军人,黛玉身上便有了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品质。前世哭够了,既然回来,该换那些欠了自己的人哭了。

一家人自东仪门而入,只见各处院落收拾得极干净清雅,原本油漆剥落的雕梁画栋也翻新过了。因主子常年不在京城,府上倒没添什么新进的花草,只将多年前种植的花草树木打理得极好,尤其各院的松柏银杏等大树,冠盖亭亭,十分茂盛,将恢弘气魄的宅邸映出几分清幽。

侯府比之巡盐御史的官邸朗阔得多,林家四口都各自有了自己的院落,就是英莲母女,也安排了一个单独的住处。林如海夫妻并没有住文远堂,而是另选了一处主院居住;黛玉和林佑也分别择院而居,两处院子也都增加了洒扫婆子,粗使丫鬟等。

头一日一家人分配院落,安插器具,次日林如海入宫面圣,先见了太宗皇帝,再见了太子殿下。另有太子妃打发了人来请贾敏和黛玉入宫说话。

其他已经成家的皇子皆是在宫外开府,东宫却是在宫内的,黛玉母女进宫的礼节颇为繁琐,但是比之前世元春省亲要好得多。

贾敏离京之前,诰命品级还不够入宫领宴,但是她在家做闺女的时候,是荣国公嫡女,且贾代善掌了兵马实权,贾敏倒是不止一次入宫,所以,贾敏对诸般礼节都是熟悉的。母女两个换了衣裳,坐车到宫门外,递了牌子,自然有太子妃派来的内侍来接。

钟皇后薨逝后,凤仪宫主位空悬,贾敏母女两个进宫之后,便不用去凤仪宫请安了。现在协理六宫的是周钟二妃,命妇进宫,照例要去请安。

毕竟贾敏是林清传进宫的,身边又跟着东宫的宫人,照理说,到周钟二妃宫里请安,不过是全了礼节,但周钟二妃都不会久留二人。

母女两个先到了周贵妃住的凤藻宫里,周贵妃虽然位份高,但是膝下的三皇子因八年前围猎的时候伤了腿,留下宿疾,断了继承大统的可能。许是为了补偿,许是觉得周贵妃这样的身份不再会惹事,当年太宗就升了周妃的位份,让其协理六宫。因为周贵妃再争已无意义,所以万事但求稳妥,对谁都是客气周到的,但是对谁也没热络到哪里。

看到匾额上大大的凤藻宫三个字,黛玉心下一震,原来前世元春封妃之后,就住在这里。

贾敏母女到了凤藻宫,按例请安之后,表面客套几句,贾敏母女起身告辞,周妃礼节性的笑称以后常到宫里说话,便遣宫女将贾敏母女送了出来。

从周贵妃宫里出来,贾敏母女又到了小钟妃住的长康宫里。

小钟妃对贾敏母女就要热络得多了,不但刚见面就免礼赐坐,还拉着黛玉的手赞个不住。对贾敏笑道“我也不算见识少了,但像林姑娘这么伶俐的孩子,我还是头一回见。日后尚书夫人进宫,也千万带着林姑娘来,这孩子我见了就叫人喜欢。”

贾敏忙笑道“玉儿哪有娘娘赞的那样好。”

小钟妃依旧是满脸的笑“怎么就没有,林姑娘比我夸的还要好才是。就这模样就不说了,如今才这个年纪,已经隐约可见日后风流了。我还听说林姑娘帮着尚书夫人打理家事已经两年了。换个别的女孩子,只怕还在淘气呢。”

贾敏听到这里,面上不显,心中却暗想玉儿的猜测果然不错,若非九皇子有意大位,小钟妃替他谋划,怎么这位身具后宫的嫔妃竟然知道咱们家的家事。

黛玉面上神色淡淡的,她没打算隐藏本事,也没打算在后宫这些地方显得过于出挑,便万事不多言。自己还小,只要注意礼节上不出错便是。

黛玉没插话,却将小钟妃的话都听在耳内,心中大约有了数。正说着,宫女回禀说十三公主来了。

接着黛玉便听到一串清脆的少女声音传进来,道“女儿听说母妃宫里来了贵客,怎么不叫我瞧瞧。”一行说,已经有宫女打起帘子,走入两个明媚娇俏的少女,身后跟着宫人。

贾敏和黛玉都忙站了起来,福身行礼。

两名少女一穿大红,一穿鹅黄,皆彩翠辉煌,加之二人生得明艳,一气质娇憨,一眉宇间隐约有傲气,皆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好颜色。不过二人身份高贵,黛玉只扫了一眼,便不在盯着看。

倒是穿鹅黄衫子那少女打量了黛玉好几眼,黛玉虽没和她对视,但能感觉到对方审视的目光。说起来,这身着鹅黄衣衫的少女黛玉是认识的,但算不上熟人。

前世九皇子登基之后,太上皇的身子一天天弱下去,同时弱下去的还有亲前太子一派的勋贵人家的地位。虽然太上皇还是太宗皇帝的时候,饶过了太子一派的势力,但是一旦太上皇驾崩,新帝是绝对容不下这些人家的。

彼时,荣国府已经沦落为元春宫里的小太监都能随意打秋风的存在,有一回北静王府的水澜县主来访,那便是自己和水澜见的唯一一面。

当时黛玉并未多想,但是没隔几日,北静王水溶就派了长史来荣国府,要纳自己做妾。

那时候的荣国府,已经将探春卖给了南安王府做义女,送去西海沿子和亲了,也不差多出卖一个表姑娘。即便自己入了北静王府并不能给荣国府带来多少利益,但当时的荣国府已经眼浅到北静王府给几千银子,就感恩戴德的地步。

当然,最终自己并未入北静王府了。数日之后,大观园失窃,妙玉被掳,自己唇亡齿寒,心灰意冷,失了生志。没过多久,荣国府被查抄,偌大大观园也鸡飞狗跳,人仰马翻。唯独潇湘馆,不但没被粗暴对待,还来了几个宫娥软言相劝。

就算前世黛玉除了清虚观打蘸,几乎没怎么出过门,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一切都很巧,本来就就身子羸弱,没了生志的黛玉再几顿饭不吃,便香消玉殒了。

但是今世,这是自己头一回见水澜,照理说,水澜不认识自己,也没道理用那样的眼神打量自己。黛玉心下好奇,但面上不显,依旧保持着适度的和气。

穿大红衣裳的少女道了一声免礼,道“我到母妃宫里来坐坐,尚书夫人和林姑娘不用多礼。”一面径自在小钟妃身侧坐了。

水澜则向小钟妃行礼之后,又向贾敏行礼,跟黛玉相互见礼,礼数周全。

贾敏和黛玉也都礼数周全的还了礼,才听小钟妃笑道“不过是咱们家常说说话,又不是什么正紧场合,何必这样相互见礼就耽搁半日。快都坐下吧,咱们略说几句,林太太还要去东宫那边呢。想来太子妃都等急了。”

贾敏母女和水澜都坐下了,小钟妃才替双方做了介绍。

果然,那穿鹅黄衣衫的少女就是水澜,是北静王的嫡女,今年十四岁,给十三公主做伴读,日常往来于小钟妃宫中。

在小钟妃做介绍的时候,水澜一直盯着黛玉看,神色疑惑。其实黛玉也挺疑惑的,今生自己和水澜也是头一回相见,但是水澜今日的反应,总显得对自己过于好奇。

十三公主和水澜极相熟,推了水澜一下道“怎么,见了林姑娘长得好看,眼睛都移不开了”

水澜啊了一声回过神来,道“哪,哪里。”又对黛玉一笑道“是我失礼了,林姑娘勿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